赏赐刚到定国公府上,胡御史那边便得知了消息,脸色更是不好看了,不过胡御史一直都是直来直去的性子,众人都不会同他计较。
莫时言在府上准备府试,突然收到宫里的赏赐,只觉一阵好笑,县试而已,不过这是家人的心意,莫时言心中还是感动。
这段时日到下个月,莫时言都没什么事,要抓紧温书,书阁那边他还要亲自跟一个月,这样到了四月下旬府试之时便可全交给墨竹墨宁了。
当然,书阁负责审核的现在已全交给了许家,若是许家忙不过来可请大儒加入。
抽了个时间,莫时言同程鹤屿见了一面,说了县试时所见,说了科举现今所隐藏的弊病。
程鹤屿听完眉头紧锁,他是当朝太子,如今正在接触国事,自然知道科举制的推行对皇家而言的意义,不过他却没什么好的办法。
莫时言拍了拍程鹤屿的肩膀,说道:“表哥,放心,有法子解决的,不过得等我考完院试。”
程鹤屿心中松了口气,他太子詹事府人虽多,却没有一个人像莫时言这般能得他信任。
莫时言这段时间又要忙起来了,墨书传回消息,不远处的泉州府已经开始装修铺子了,有许老的引荐信,墨书也顺利请到了当地大儒做初筛,每月留一百份上佳的,因着印刷厂在京中,所以其余州府的印刷会稍晚,要先将文稿送入京中,再着手印刷,正好许家可再筛一遍。
只等启朝各州府都开起来,那时,入选了书阁前十,才是真正的名动天下。
日子过得很快,莫时言忙过书阁三月事宜以后,便专心进入温习,府试内容其实对莫时言而言也不算难,且比县试方便。
如今冬雪消融,春回大地,府试时间正在四月,是个不冷不热的好时间。
府试便不需去别的地方考,只需在顺天府考便是了,京城属顺天府,京城便是顺天府府城,所以莫时言便不需再奔波了。
到了四月二十五这一日,莫北早朝告假,亲自送莫时言去贡院,原本贡院负责治安的是京畿大营的小兵,但一早莫北便上折子将此事交给了禁军,免得回头有人说他儿子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被说闲话,当今当场便准了,吩咐禁军统领接管。
到了府试,人比县试时更多些,还好国公府离贡院不算太远,府试辰时开始,酉时结束,共五个时辰,连续三场。
第一场如县试般,考四书文与试帖诗。
第二场考帖经、经论。
第三场考策论。
府试难度比县试稍大些,不过却也还好,府试第一场四书文只考一篇,难度大些却也比县试考的少,许惊秋也在京中,可随时请教。
照旧五更天出门,不过一早厨房便早备好早膳,还有现做的肉饼,饼子特意做得小巧,一口一个,做了满满当当两盘子,可以带入贡院,笔墨都由贡院提供,便不必再备,也不如冬日严寒,不需再备别的。
用过早膳,夜色还深,莫北带着墨染一同去送莫时言,贡院门口早已排起长队,京中商户多,大多有钱,这会儿门口便见许多人锦衣华服身后跟着小厮一同。
不过毕竟是京城,虽说都是穿着锦衣华服,却都不会嚣张跋扈,在京城嚣张跋扈,谁也说不准哪日会踢到铁板。
莫北下了马车跟在莫时言身边,墨染在莫时言身后提着食盒。
门口的禁军侍卫见莫北亲自来了还有些发愣,正准备给莫北行礼,莫北却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声张,京中人都知道莫时言这次府试下场,但没想到莫北会亲自送考。
侍卫搜的仔细,却也动作很快,仔细核对凭证无误后,才让莫时言进去。
府试的贡院比县试大些,人更多些,不过负责监考的除了顺天府府尹之外四周还有禁军侍卫,若是临场紧张了,这府试就完了。
莫时言被带到院里,再由禁军带进屋内,到了位上坐好,又有禁军拿来笔墨纸砚,莫时言便可等着开考了。
莫时言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其余考生,多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着都是斯斯文文的文生公子。
离辰时还早,莫时言索性合眼养神,却没睡死,防人之心不可无。
那边贡院外的莫北目送莫时言进去后,便回府了,算算时间,到府上安平公主该醒了。
果然,到了定国公府,寒露便在花厅等着,一见莫北便行礼,说道:“国公,夫人在院里等您。”
莫北点点头,往安平公主的院里去了,安平公主也无甚大事,只是问问莫时言的情况如何,听莫北说完,安平公主这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