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公主闻言眼眶又有些泛红,莫时言大逆不道地瞪了他爹一眼,连忙又去哄自己娘亲。
看到莫时言还和往常般活泼,莫北微微勾起唇角,也不打扰他安慰他娘。
只等母子两人说完了,莫北才开口,“秦淮府一案回来,顾大人可是向圣上好一番夸奖呢,圣上说等你回京要赏你呢,回来了记得明日去宫里请安。”
莫北说到秦淮府,莫时言便想到了秦淮府那些苦命的女子,问道:“说到秦淮府,娘,那些女子如今如何了?”
虽说当时那些女子是以莫时言的名义收留的,但真正打理琴楼的却是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略带赞赏的说道:“那琴楼现在交给花涧在打理,花涧以前虽说沦落风尘,却是个厉害姑娘。”
原先在凤仙阁时,那些姑娘便以花涧为首,安平公主在城北靠城中的位置买了个大些的楼安置那些姑娘,将楼交给了花涧安排。
花涧将琴楼打理得极好,甚至在三楼专门开了一层供女客休息,请定国公府安排人维持琴楼秩序,靠着定国公府,没人那般没眼色在琴楼闹事,又寻了几个糕点做得出色的师傅,加上凤仙阁的姑娘们琴技本就好,琴楼现在不管是男客女客生意都是极好。
莫时言听完心里也有了底,如花涧这般姑娘,沦落风尘确实可惜,若她是个正经人家出身,说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也不为过。
这一下午,莫时言强打精神和爹娘说了在外出游的趣事。
用了晚膳,见莫时言已经很疲累,安平公主心疼地催促他回房休息。
莫时言回府管家就安排人将房间收拾好了,看到屋中陈设未改变多少,莫时言想起来自己还未出家门时的场景了。
莫时言让人打来热水,泡了约莫一刻钟左右,终于是感觉浑身都松快了些。
洗完躺到床上,其实也不过戌时,但因为快到京城了,这几日赶路时间有些长,许惊秋也有几年未归家见妻儿了,可谓归心似箭,便加快了脚步,才这么快回来。
许是在家里睡得踏实些,莫时言睡到辰时才醒,这一觉睡得格外舒坦。
在床上眨了眨眼,缓过神来后,莫时言难得的决定今日不起来练武了,自他开始习武以后,这种情况也不过就发生了两三回。
莫时言又在床上发了会儿呆才从床上起来,边穿衣服边喊:“墨染!”
墨染正在外间同其他小厮说这一路少爷的风光事迹,听得一种没怎么出过门的小厮连连惊叹。
听到莫时言在唤,墨染便丢下一群小厮进主卧了。
墨染推开门时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莫时言身边四个小厮,墨染是年纪最小的,有些时候莫时言比墨染还稳重些。
“少爷。今日一早,霜降姑姑说,等少爷起了记得今日进宫一趟,还有,今日不必去夫人那里请安了,少爷歇着便是。”
墨染虽说性子不太稳重,做事却极妥帖。
莫时言点点头,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少爷,辰时三刻了。”
莫时言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将帕子浸入水中打湿,开始洗脸,等莫时言洗完,墨染正要去倒水时,莫时言说道:“将他们三个一起叫进来吧。”
墨染端着水出去,很快,和其余三个小厮一起进屋。
莫时言三年未见其余三人,倒是也不生疏,毕竟都是从小在他身边照顾他的。
莫时言看向几个小厮,开始逐一吩咐:“墨书,这几日在京中盘个铺子,准备开个书铺。”
“墨竹,在京中寻一寻有没有会做纸张手艺的,届时有用。”
“墨宁,这些日子你且跟着我。”
“墨染同我出去游学三年,放你七日假,回家陪陪你爹娘。”
“是,少爷。”
四人应完,墨染喜上眉梢,“多谢少爷!”
说起来,莫时言三岁便被立为定国公世子,但他总觉得“世子”听着没有“少爷”顺耳,也许是因为京中世子爷大半都是纨绔的原因吧,莫时言对这个称呼有些敬而远之的意味。
莫时言让墨宁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得,随便挑几样便是。
而后又给墨书讲下书铺的要求,总结一下就是:
一、选址人流量大些。
二、装修要雅致。
莫时言准备以京城书铺为起点,将书铺开到启朝各个州府,届时再由各地书铺收集好的诗文编册成书,不愁书铺打不响名头。
墨书那边自然是为了书铺做铺垫,有了这些,为边塞军正名便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