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偏院,管家对许惊秋躬身一拜,说:“昨日夫人吩咐把偏院收拾出来给先生教书用,平日里除了先生与少爷轻易不会有人前来打扰。”
许惊秋仔细打量周围的陈设,偏院不算大,一进左右,一间改成书房,里面放的尽是启蒙时会用到的书籍,也有些孤本,两张书案,一张矮些,还有一套小些的笔墨。
还有一间改成茶水间,许惊秋上课时下人便都候在茶水间,专门给许惊秋准备了一间屋子,许惊秋若是想在午间歇息便可在那屋里。
最后是一个小些的下人房,安平公主专门派了个小厮跟着许惊秋,只要求在许惊秋在国公府时伺候许惊秋。
家具都是黄花梨打造,简约大气。房子坐北朝南两面通风,不怕书籍会潮湿。
许惊秋满意的点点头,“这很好。管家可自去忙。”
管家告退不久,莫时言就到了。
莫时言身后只跟着一个丫鬟和一个小厮。
许惊秋定的上课时间是上午巳时一个时辰,下午申时一个时辰。考虑到莫时言年纪尚小,午间许是要休息,小孩子定性也不足故而暂时只定了两个时辰。
莫时言到时还有一盏茶才巳时,莫时言学着昨日他娘教他的礼节朝许惊秋行了一礼,问安:“夫子日安。”
许惊秋点了点头,对莫时言很满意。
霜降和小厮把莫时言抱到椅子上坐好,又在两人桌上放好糕点和一盏茶便离开了。
许惊秋拿出《三字经》,给莫时言念了一遍,他惊喜的发现,莫时言不仅字基本都认识,而且看过一遍便都记得,只是对其中意义不太理解。
许惊秋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他只在史书上看到过有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没想到自己应叔父之邀来收的学生居然有如此本事。“
许惊秋一一讲解时发现,莫时言悟性也是极佳,过目不忘之能不说多罕见,但读书确实讲究悟性,悟性高看事也通透。
许惊秋越教越觉得自己真是发现了一块璞玉,他想把这块玉雕琢到至臻至美。
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莫时言便把《三字经》学了近四分之一,许惊秋害怕一时学的太多莫时言会不解其意,于是剩下的时间便给他念了一遍《三字经》,让他能记多少记多少。
许惊秋让丫鬟换了盏热茶,自己在书房挑了本孤本看了起来。
午时一到,许惊秋便放莫时言去休息了,他没留在国公府用饭,回家去找夫人说说自己的学生天赋之高,左右许府离国公府并不远。
午膳时。
今日莫北特意早些从军营回来,生怕莫时言会受委屈,或是和先生闹的不愉快。
安平公主给莫时言夹了个鸡腿,“朝朝今日感觉怎么样?”
莫时言美滋滋地回道:“好呢,夫子还夸朝朝学得快。”
莫北松了口气,“朝朝觉得先生怎么样?”
“老师教的朝朝都会了呢,夫子说朝朝很厉害呢。”语气骄傲,神色间都是小孩子被夸奖后的喜色。
许惊秋毕竟是许归山的侄儿,文采方面肯定是过得去的,许家也一直是世家中坚定的保皇党,人品方面也有保障。
莫北闻言笑出了声:“那朝朝可要听先生的话。”
莫时言笑眯眯地点头应了。
一家人用过午膳,莫时言便有些犯困。
毕竟晨间学了一个时辰,莫北便把莫时言抱到卧房让他好好休息了。
申时未到,莫时言便到了偏院。
许惊秋已经到了偏院开始看上午没看完的孤本了,见莫时言来了,点点头示意他直接坐便是。
“下午便不继续念书了,学书法。”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君子六艺,你都要慢慢学。”
莫时言对着许惊秋行礼:“学生谨遵夫子教诲。”
许惊秋心里更是满意,寻常人家这个年纪的小孩,很少有如莫时言这般坐的住的,莫说一日两个时辰,便是一个时辰估计都难。
这日下午,莫时言跟着许惊秋学了许多,他像莫北,力气极大,所以在书法上也算是有天赋。
课后许惊秋让莫时言写十篇大字,可以写不好,独不能敷衍。
书法不是一日而就,需要莫时言勤加练习。
莫时言在读书上天赋太高,因着怕他贪多嚼不烂,许惊秋也没有一味的只教书。
如他所说,君子六艺,样样不可少。
许惊秋毎旬课时基本都定了。
礼乐书数四样换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