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黎的双眸瞪得滚圆,像是受惊的小鹿一般,满脸的不可思议,“你……你干什么?”
闻辞同样处于震惊之中,眨巴眨巴着直愣愣地看着温黎,惊诧于自己怎么把心里想的事情给做出来了呢,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亲一亲就不肿了,是小时候你教我的。”
温黎擦了擦自己的眼皮,脸色憋得通红,“但那是小时候,现在不可以了,”
“那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是可以跟小时候一样的。”闻辞目光灼灼,十分认真,似乎觉得这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温黎不一样,有些事情小朋友可以做,大人是不可以做的。
温黎板着张小脸儿,很是严肃道:“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不要随随便便地亲人。”
“我又不亲别人。”闻辞还觉得挺委屈的,他才不要亲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呢。
温黎不知道闻辞是真的听不懂自己的话,还是在假装,气得脸红彤彤的,“没有得到允许,不可以亲。”
“那我能亲你吗?”闻辞学以致用,视线有意无意地落在温黎粉嫩的嘴唇上。
温黎彻底红温了,恼羞成怒,“我不允许!”
由于心情起伏比较大,一口气没有喘匀就开始说话,气息呛到了喉咙口不住地咳嗽起来,脸色潮红一片,眼角都咳出了泪花。
闻辞立刻闭上了嘴巴,将还想问的话囫囵个吞了回去,只是去倒了一杯水,轻轻地拍着温黎的后背给他喂了一些,“我开玩笑的,别那么激动。”
温黎躲开了闻辞的手,重新躺了下来紧紧地裹着被子背对着他,时不时地还在咳嗽着,在静悄悄的寝殿内显得格外的明显。
闻辞不语,只是静静地躺在温黎的身边顺着他的后背,希望他能够好受一些,可是温黎直到沉沉地睡去都没有再跟他说一句话。
一场春雨连绵了整整三日,温黎在房间里待了三日,终于将衍朝新纪年编写完成,装进了书箱中前往翰林院。
地面上堆积的雨水还未完全散去,温黎一手提着衣角,一手拎着书箱,小心翼翼地走着。
这时沈月白走到了他的身边,与之同行,“听闻你这些天都病着,身体可好些了?”
沈月白是沈国公的次子,比温黎低一届参与科举考试,今年才在翰林院当职。
“多谢沈兄关心,已无大碍。”温黎浅浅地笑了笑。
“那便好,对了,今日是我生辰,你若得空还望来府上一聚。”沈清泉拿出了一份烫金色的请帖,递到了温黎面前。
这还是温黎第一次收到请帖,心里挺开心的,于是接了下来,“好,我一定去。”
长胜殿内。
“陛下,这些都是适龄的女子,与陛下正是相配。”陈之昂十年来如一日地劝说闻言殷立后纳妃,将搜刮来的美人图一一展示在闻言殷面前。
闻言殷一看见这些美人图就头疼地厉害,不禁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悄咪咪地给德英使了个眼色。
德英立马会意,冲到了皇帝跟前,直接将陈之昂挡住,关切道:“哎呦,陛下怕是头风病犯了,快去宣太医!”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
陈之昂都吃了这么多年的亏了就算是再笨也该长长脑子了,不会再被轻易地糊弄过去。
“陛下如此这般就该找个可心人时时刻刻在身边伺候着,您瞧瞧医典世家的嫡次女,熟识典籍医术高明,是人人称赞的女‘华佗’啊。”陈之昂展开美人图,恨不得都要杵到闻言殷面前去了,还在极力地劝说,“而陛下正直壮年,也正是能生会生的好时候啊,如何不为了衍朝开枝散叶。”
“衍朝已有太子,不需要其他的皇子公主。”闻言殷微微蹙眉,很不满这样的说法,好像他们都是工具一般。
“可唯有太子殿下一人始终是孤孤单单的,毫无助力,若有兄弟手足的帮衬,便能如先帝一般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助力?”闻言殷睨了陈之昂一眼,眯了眯眼睛,他的有些神情与沈清泉如出一辙,似乎想要看穿他究竟有什么歪心思。
闻言殷他自己就是从腥风血雨之中杀出来的,什么亲族什么手足,都是争名夺利的竞争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从未有一刻享受过兄友弟恭的温情,自然不信什么兄弟之间可以做到真正的和睦相处,平民百姓家尚且如此,何况是皇家。
此“助力”在闻言殷看来简直是可笑至极。
“朕再说一次,朕只想要阿辞一个儿子,一个太子,朕也无心于后宫,更不想立后纳妃,只一心为朝政,下次就莫要再提了,你这番让朕很是头疼。”
这么多年了,闻言殷并没有刻意隐瞒沈清泉自由出入长胜殿,但也没有公开,朝中大臣均有猜测,大多数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敢问到皇帝面前,陈之昂也不会拿此事去触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