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要迈过门槛的脚步稍顿,英俊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走到院门口,贺麟忍不住回了下头。
堂屋里,唐夫人同燕云清说话,宋宝璋进来,唐夫人起身,“你们小夫妻俩说话。”
唐夫人进了西暖阁歇晌。
夫妻对坐,云坠端茶上来,先端给燕云清,然后端给宋宝璋。
燕云清看着她,说;“大后日我们回北境。”
宋宝璋垂眸,嗯了声。
燕云清说;“我同舅母说了,舅母很舍不得你,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回京城。”
以后,宋宝璋可没想那么远,她从未觉得自己要和燕云清过一辈子。
贺家对他的态度,朝堂之上,就是对他的警告。
来时吕军医说的话,言犹在耳。
燕云清又说;“明日我请太医过来,给你开方子调理身体,本来想在京城住一阵子,等你养好身体再回北境,上头催我回任上。”
过了一会,宋宝璋说;“麟表哥同我们一道走,他商队去北边,另外,我还有一件事要同你商量。”
她同他说话时,语调温温柔柔,燕云清心里熨贴,道:“你说吧,什么事。”
“我要去请一位郎中,治疗楚公子的腿。”
燕云清道:“救命之恩,自当回报。”
又道:“母亲嫂子惦记你,回北境后,你回老宅住上一阵子。”
宋宝璋想起那个雨夜,她一个人孤零零被丢在大雨中,北狄人出现,燕家没人回来救自己,不由心寒,却不能不应承,当日之事她要查清楚,就必须回燕家。
道:“我听将军的。”
正事说完了,两人无话 ,燕云清站起来,“今晚同僚在酒楼设宴,为我践行,你陪陪舅父舅母。”
宋宝璋站着廊下,看燕云清迈步下台阶,转身回堂屋,看见帷幔晃动,走了过去,一把掀开,贺婉若无其事地走出来。
宋宝璋觉得可笑:“你在偷听,听到什么了?”
贺婉踱步,说:“听你们对话真无聊。”
又说:“我二哥跟你一同走。”
宋宝璋说:“麟表哥的商队顺路。”
贺婉撇撇嘴,“你还真信我二哥顺路。”
说着潇洒地走了。
宋宝璋心里一暖,麟表哥十七岁就跟商队偷偷走了,家里人急得够呛,半年后回来,黑不溜秋,那里还有京城贵公子的模样
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他也不说,给宋宝璋带了许多小玩意,凹凸的圆镜,象牙梳子,琉璃球,宋宝璋一直宝贝地留着。
舅母一家对她好,尤其二表哥从小就护着她。
宋宝璋对玉坠说:“明早蒸蟹黄包子。”
玉坠咽了一口吐沫,“姑娘蒸的蟹黄包子是人间美味。”
美味,就是费功夫,二表哥最爱吃蟹黄包子。
暖阁里有了动静,唐夫人醒了,宋宝璋进去 。
唐夫人招呼她,“宝璋,过来。”
宋宝璋在舅母身旁坐下,唐夫人慈爱地为她把一缕散落的秀发撩起,说;“我为你挑了一个人,放在屋里,你看着行,就开脸让她服侍外甥姑爷。”
宋宝璋说:“让舅母费心了。”
唐氏说:“我原来给你挑的两个丫鬟,容貌性情都好,可惜命薄。”
她陪嫁的四个丫鬟,失踪的两个丫鬟是唐氏给她待以后收做通房,世家公子一般未成亲身边就放两个丫鬟,通晓人事,男人不能只有正妻,妻子怀孕生产,每个月那几日不方便,也要有人解决生理问题,屋里的还是自己人好。
锦绣走了,她正思量给燕云清纳个妾,收个通房。
唐夫人对房中的一个大丫鬟说:“让她过来。”
一会儿,珠帘一响,一个身材高挑秀丽的丫鬟进来,唐氏说;“你以后就跟着表姑娘。”
丫鬟跪下叩头,“奴婢拜见主子。”
起身束手恭立一旁。
唐氏说:“她叫玉萧,擅长吹萧。”
宋宝璋看这叫玉萧的丫鬟恭敬顺从,但好似骨子里有一种清高。
舅母挑的人,自然是好的,宋宝璋说:“你以后就侍候将军。”
玉萧恭恭敬敬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