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承天启命,致力于国家昌盛、百姓安乐,魏恒才智卓越,忠诚礼佑,深得朕心,特封其为刑部尚书,为朕分忧!”
“尚书大人,这是您的诏书。”大太监讨巧地笑着将诏书递给魏玉年,“恭喜大人高升。”
魏玉年接过诏书,不见表情:“有劳王公公。”
安临拿了一袋满满当当的银子偷偷塞给王公公,王公公面上推辞几番,暗地里还是笑眯眯收下了。
明喜看的瞠目结舌,偷偷道:“姑娘,安临拿的银子都够得上咱们拿去买药材的钱了吧?”
早知道当太监这么有钱,这个太监,她也想做……
苏黛神色复杂,她也羡慕,不过官场便是这样,谁让王公公是天子跟前的人。
魏玉年被姚氏等人围住,皆是嘘寒问暖祝贺高升的。
宫里一大早便来了人,让国公府候旨,众人等了半晌,都以为是因为昨日宋羽被抄家的事,提心吊胆了良久,不想是魏玉年升官了。
苏黛顿了片刻,没有走过去同他们一样祝贺高升,只远远和魏玉年对上了一眼便离开了。
同苏黛一样没过去的还有魏锦云,自从柳笙明一事后,她便沉默寡言了许多,魏老夫人已派人去交换庚帖,成亲一事是板上钉钉了。
她如游魂一般无知无觉,似府中喜乐都与她无关一般朝闺阁走去。
“阿黛。”
苏黛停住,回身,竟发现周遭的人都散了个干净,连老夫人都已经离开了。
魏玉年温和道:“阿黛,听闻你在找宅子?”
“是打算找间宅子搬出去,”说着她诧异道,“世子哥哥如何知晓?”
这事只有姨母老夫人和明喜知道,按老夫人和姨母的性格是不会主动与他提及的。
“偶然听人说起罢了。”他负手,眸中隐着寒凉,面上却不显,暗暗摩挲手指,“近日城中不好找,你身上银钱也花了不少,搬出去对你有害无益。”
苏黛道:“我迟早要出国公府的,早些晚些都一样。”
“为何?”
苏黛不语,只是沉默。
魏玉年温润一笑,只是笑却不及眼底:“既然如此,我帮你找。”
“我今日休沐,晨时让安临备了些你喜欢的芙蓉糕,可要来坐坐?”
“好啊。”
正好,她试探试探魏玉年如今的想法,若真有利黎民百姓,她便将山河录的下落告知他,若是他同她想法背道而驰,世上便会再无山河录了。
这样,父亲的心血也不算白费。
-
清风苑,茶香弥漫,案桌边是一叠芙蓉糕,苏黛安静坐在案桌后,面前是一摞书册。
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本书册上,它被深深压在最底下,正是那日她发现写了山河录字条的异志录,她仿佛只不经意看了一眼,便移开了视线。
她下意识摸着腰间那枚玉佩,可余光却忍不住扫向桌案的那本异志录。
这是何意?
魏玉年站在书案前,手中握着一卷帛书,上面画满人体脉络图,竟然是本医书,他如墨玉修竹般的手指轻轻摩挲绸缎边缘,将她神色尽收眼底。
魏玉年将帛书置于那一摞书册上:“这些都是我在整理旧书时发现的。”
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刻意,“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苏黛微微仰头,恰好对上魏玉年微低的眉眼,摄人心魄,却又好似藏了陷阱,她拿起面上那本帛书:
“世子哥哥懂我,这本医书我就很喜欢。”
“是吗?”魏玉年轻轻抽出最底下那本异志录,将它推到苏黛眼前,“那你不妨看看这本。”
苏黛看过后,摇头道:“这本书于我来说太过晦涩,有些难懂。”
魏玉年缓缓道:“我记得你同我说过,你幼时便同你父亲游历,所到一处便拿笔绘下。”
苏黛点头。
魏玉年凑近他,温和一笑:“这本书记着大启民间怪谈,也许有你去过的地方。”
无从拒绝。
苏黛手指微微一颤,缓缓将书打开,脑中却不合时宜的想起另一幅画面——
“爹爹,我们为什么要走这么多地方?”
阿爹温柔摸了摸小苏黛的脑袋:“因为爹爹有重要的事要完成。”
小苏黛手中拿着画笔,好奇:“什么重要的事情?”
“世间太平。”
……
手中无意识地翻页,一张泛黄纸条突然印入眼帘,正是那张写了山河录的字条。
她手不自觉地紧了紧,指尖有一股凉意浸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