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霖和李进之凝眸打量,见宋玉二十出头,面容清秀,形同文弱书生。比对着样貌,想着他做的那些事,深觉这的确是个衣冠禽兽的胚子。
宋玉站定,对兄妹三个行礼,“冒昧前来,多有唐突,恳请三位恕罪。”语毕,深凝了君若一眼。
君若不想倒胃口,敛目把玩着酒杯,看都不看他。
顾月霖问道:“受何人唆使?”
宋玉又看了君若一眼,“君夫人。”
“我瞧着你是真活腻了。”顾月霖语气森冷。
“我可以对天发誓,是真的。”宋玉忙道,“前几日,外面那二十个人前去找我,带着君夫人的信件。”
语毕,取出一封信,转手交给一旁的辛夷。分明是为了意外早有准备。
信上的字很一般,言辞全是大白话。
顾月霖扫一眼,交给君若。
君若查验一番,道:“是她写的。”转手递回去。
君夫人在信中说,近来听友人说了一些事,涉及江湖中的程放、京城竹园的顾月霖,二人可能是父子。
友人给了她二十名杀手,要她选个合适的人带队去竹园,将除去君若之外的人全杀掉。此事做成,可得李进之、顾月霖手中全部财产,她愿意分三成给宋玉。
顾月霖看着君夫人写的信,有一刻气得脑筋打了结,直犯迷糊。
君夫人有没有想过,若她的打算成真,人单势孤的君若就会落到宋玉手里,宋玉要是当即把生米做成熟饭怎么办?这女人到底把亲生女儿当什么?
他把信递给李进之。
李进之气得直磨牙。
顾月霖问宋玉:“君夫人在何处?”
“正在来京城的路上,因为……我想和君大小姐从速成婚,需得她成全。”
那就好,不需他们奔波到别处。
为君若要个说法是一定的,而君夫人所说的友人是谁,也有必要听她亲口说出。
君若提笔写了几张字条,问顾月霖:“先私了再公了可好?”
“我正是这个意思。”来的这些亡命徒,交给锦衣卫刑讯才解气,但在那之前,得问出他们效忠的人是谁。
君若将字条交给辛夷,“拿给杨柳晓风,让她们当即送出。”活口需要她的人手讯问,死了的那些也得尽快扔到乱坟岗。
李进之凝着宋玉,眸如鹰隼。
宋玉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顾月霖摆手示意景天,“带下去,关起来。”
李进之和兄弟妹妹商量:“我有个专门整治人的宅子,不妨将活着的这些安排到那里,主要是不想脏了蒋老爷子这干干净净的地儿。”
顾月霖和君若都无异议。
天亮之前,君若的人手赶过来,分头行事,使得竹园外恢复如常。
君若、李进之决定一起回城里一趟,亲自刑讯,以便尽快问出那些杀手是何人收买。
顾月霖同意,要不是怕蒋氏担心,就也一道去了,好歹能开开眼界。
晨曦初绽时,君若和李进之带上心腹,策马去往城里。
于是,早间请安的便只有顾月霖一个,落座后解释道:“进之、洛儿有急事要办,过几日回来。”
蒋氏察觉出一些异常,却没过问,只是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两个家大业大,这就要忙碌起来。只是可惜,方才我做了疙瘩汤,本想着要你们一起尝尝。”
“疙瘩汤?新得的食材有番茄么?”顾月霖道。
“没番茄就不能做疙瘩汤了?”蒋氏笑眯眯的,“洛儿做饭菜总有许多新奇的点子,我这算是举一反三。”说着起身,“去饭桌前老实等着,我给你盛过来。”
顾月霖大乐,依言行事。
过了一阵,蒋氏亲手端来白瓷大海碗,放到桌上,给顾月霖盛了一小碗。
“好香啊。”顾月霖由衷道。
蒋氏拍拍他的肩:“快尝尝。”
做法也没什么新奇的:白面搅成絮状,等加了高汤的水开了下锅,再放些切好的香菇、青菜和小小的牛肉丸子,末了加盐和香油。
顾月霖就着炒时蔬,连吃了三碗,胃里的暖意蔓延到四肢百骸,惬意之至。放下筷子,他已开始琢磨午间吃什么,“娘要是得空,再给我做一回烧茄子行不行?”
他本不喜欢吃茄子,怎样做成了摆到面前,也懒得伸筷子。前天蒋氏做了一道烧茄子,他本意是捧场罢了,尝了尝,竟觉得特别可口。
“真喜欢吃?”蒋氏喜上眉梢,却故意逗他,“难道是为着少吃些?”
“哪儿啊,”顾月霖笑容清朗,“真喜欢吃您做的。以前听人说,烧茄子做好了比肉香,我觉得是胡说八道,如今可是自个儿打脸了。”
蒋氏喜滋滋的,“一定给你做。往后也要这样,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现在最爱琢磨做菜。”
“我会的。”
母子两个得以一日三餐都在一起吃,曾出现的隔阂倒又消减几分。
顾月霖本以为,起码要等个十天八天的,李进之和君若才能回来。
不成想,三日后,兄妹两个便结伴归来,意味的只能是已问出那幕后之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