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钟后,谢瑜自大伯家的菜园子走出,手里捧着大伯送的菜苗,青幽幽的一捧,好看极了。
种菜,讲究一个先来后到。
谢瑜和林承林予火速锄好瓜垄,撒上草木灰和攒了许久的鸡粪,才将瓜苗埋入瓜垄坑窝里,填上细土,固定瓜苗根部。
因着才下过大雨,土壤湿润,所以不需要给新栽种的瓜苗浇水。
菜苗数量不多,每一种类的菜苗约莫十株左右,谢瑜拎起锄头,在瓜垄旁边新开垦出一块一米宽的菜畦,细细敲碎大块土壤,并挖好每一株菜苗的坑窝。
林承林予隔了三行坑窝位置,拿着小铲子,往菜苗坑窝里撒草木灰和鸡粪,谢瑜处理好菜畦,挖好坑窝,就绕回来,将菜苗放进坑窝里,再培上湿润的土壤。
三人在菜园子里忙活了半个时辰,才将菜畦收拾好,额头上都冒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子。
“种菜好累哦,还是读书好。”林承抬手擦汗,皱着小脸。
林予偏头看了一眼林承,幽幽道:“那你上课还分神与他人聊天。”
“我就跟大牛二牛说了几句话,我以后不会了!”林承小心的瞄着林予,生怕林予跳起来揍自己。
毕竟是他有错在先,林予揍他理所应当。
回到院子里,三人快速用木条子刮洗掉手脚上的粘的泥土,而后朝村塾进发。
种地也不能耽误读书啊。
今天上午的第一节课,仍旧是抽人背书,村子的孩子都很勤奋努力,分段背诵时,几乎所有人都背出来了。
一旦将各段三字经连到一起,再叫他们背诵,大部分学子都背不顺畅。
只有林清行、林清延、林予、林时琛、林时茗、林文,这六人顺畅的背出来。
此六人,记性好,手也稳,几日功夫,笔下的字横平竖直,极为工整端正,身体也健康利索,一看就是科举好苗子。
得抽个时间,做一下上门家访工作,家中若是有条件,可以持续的培养,他可以再开一个小培优班,把这六人单独分开教导。
可不能埋没了人才。
*
时间匆匆流逝,一晃就到了傍晚,夜幕微沉,虫鸟啾鸣,轻缓的风如绸缎般拂过行人的脸和手臂。
这会儿,村塾刚刚下学,孩子们兴冲冲地往外跑,像一只只归巢的鸟儿,脸上是灿烂的笑。
大牛二牛一左一右挨着林予,亲亲热热的攀谈:“予哥,我今天听你的话,没有再看你了。”
林予认真的问:“然后呢?学进去了么?”
大牛摇头,有些郁闷:“新学的字和笔划我都记着,但下午的释义课我听不太进去,感觉眼睛睁不开,脑子晕乎乎的。”
二牛愁眉苦脸附和:“我也这样觉着。”
林承翻了个白眼,疾声厉色:“自己不认真听怪得了谁,我都瞧见你俩犯困了,夫子讲解的时候,你们俩在说悄悄话!”
大牛二牛有些心虚,但还是梗着脖子辩解:“我们就说了一会儿,才一点时间,没道理后边的也听不进去。”
林予有些无奈。
天赋这种东西很难说,他是一听就懂的,还能联想到具体的场景,以及适用的其他场景。
对于大牛二牛这种,容易分神,且听不懂后续情况的,他实在不理解。
学习的时候,不专注于学习,总搞些小动作,长此以往,学的都是些皮毛罢了。
林予想了想,委婉的说:“做事专注些吧,若专注了还不行,说明你们在读书这一块,潜力有限。”
这时,林清行、林清延两兄弟走过来,挤开了大牛二牛,两人夹着林予就快步往前走:“予哥,我们有些学业上的问题想请教你……”
被丢下的大牛二牛林承:好嘛,读书好的把读书好的给抢走了……
*
因为惦记着菜园子里,那批新种下的菜苗瓜苗,下学后 ,谢瑜脚步迈得飞快,不到一刻钟就赶回了家。
结果,刚推开院门,就看见林安站在石磨前,磨豆浆。
“安郎,你今日怎么回得这么早?”谢瑜笑着上前,站到林安身边,舀了一瓢水洗手。
洗净手,他握了一把泡胀的黄豆,慢慢撒入石磨孔洞里。
瞧着谢瑜靠过来,林安呼吸一滞,喉头发紧。
垂在身侧的手不自觉攥住身侧的衣服布料。
他瞥了谢瑜一眼,眸底冷意消散,沁着淡淡的欢喜:“今天运气好,逮住了头活鹿,鹿很健壮,送进县城大酒楼,卖得2两银子。”
“还挖到两株老山参,一株卖2两银子,一株卖3两银子。”
“买了三刀纸,两块墨,两块砚台,总共花去1两银子800文钱,家中米油面粉酱油净盐糖都缺着,我花了600文钱买了一些,放家里屯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