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有两门课: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两个班一起上大课。
下午是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下午的课是小班课。
教古代文学课的是王鸿儒教授,一个五十多岁的干瘦老头儿,一身五六成新的蓝色便装,戴着眼镜,在国内很有名气。老爷子拿起点名册:“今天第一次课,咱们互相认识下。以后上课主要靠自觉。”
“我现在开始点名:余苒!”
余苒站起来答到。
王教授仔细打量了下她:“你就是余苒啊!”
余苒点头。
王教授:“不错。”
王教授:“咱们继续,王珂,。。。。。。”
王教授一一点名,时不时的停下来问个问题。
王教授:“现在我们正式开始讲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文学呢?是上古时期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这段时间的中华民族的文学发展史,或者这段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古代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先讲讲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王教授侃侃道来,在他的描述中,上古时期的大神们---盘古,帝俊,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一一出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
两节课,余苒听的如醉如痴,感觉真过瘾,这就是大师风范啊!然后大师一句“本周作业”惊醒梦中人,“选位大神写篇小论文,3000到5000字。”教授施施然走出教室,身后一片哀嚎声。“小样,以为上大学就不用写作业了,想的美!”
后两节是现代文学,班主任的课。班主任讲课是另一种风格。风趣幽默,讲起那些文学作品,如数家珍,稍微走神都会觉得内疚,是罪过。幸好幸好,班主任手下留情,这周没有留作业
下了课余苒和于安娜拿着饭盆去了三食堂,排队买饭的人不少,但速度也很快,很快就轮到余苒。余苒要了一个蒜苗炒肉,一个白菜豆腐,二两米饭。只有两个饭盆,米饭放到了蒜苗炒肉里。余苒和于安娜找到空位置坐下,余苒尝了尝蒜苗炒肉、白菜豆腐,比不上饭馆里的菜,但也还能吃。于安娜买了酸辣土豆丝、芹菜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