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撵停于承乾殿的门口,赵德全恭恭敬敬的将王妃扶下步撵。
长孙嫣下了步撵,抬头望向面前这座宫殿。
与兄弟们住的东宫和武德殿相比,承乾殿并不大,殿中分主殿,东殿与西殿,后面又配有厢房杂房,用于宫人居住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院中栽了两棵石榴树,枝繁叶茂,树荫掩映之下,正扑簌簌跪了一地的宫人,给远道而来的女主人请安。
长孙嫣由朝露扶着在正殿坐定,绛云方将外面的宫女们叫起。
冰山的冷气丝丝冒了出来,有宫女执扇轻摇,将冷气散到殿里四处。
解暑的汤药早已经备好,此刻正合喝。
长孙嫣的面前摆了三个垫子,三位面容姣好的宫人跪在她面前,行礼问安。
为首的宫女姓梁,面容清丽,姿色颇佳,远在秋霜之上。
另外两个宫女倒是和秋霜容貌相当。
好在有哥哥提醒,长孙嫣早做了准备,面色平静,叫朝露给三人都发了一份见面礼。
三人谢过恩,上前服侍王妃用药。
长孙嫣端起来闻了闻,太苦了,她不愿意喝,就又放下。
绛云叫人布了饭来,她也吃不下。
倒是这时候,有宫人进来,送了一碗梅子汤:“秦王殿下说太极殿的梅子汤最好,消暑解渴,叫我给您端一碗,请您也尝尝。”
长孙嫣就埋怨:“一碗梅子汤,也值当给我送一回。”
一边埋怨,一边端起来尝了口。
确实不错,这汤里原是放了冰的,只是放得少,送到承乾殿正好化完了,凉而不冰,酸甜可口。
见她喝了汤,朝露又趁机哄她吃了几块点心,笑道:“郎婿果然说的不错,这芙蓉糕娘子准爱吃的。”
长孙嫣就又红了脸。
吃罢饭,长孙嫣困倦不已,忙歇了个晌觉,也不过两刻钟,就又起身,叫梁氏等人给她梳头换衣裳。
就在这时,尚服局的人也满脸堆笑的进来请安了。
其实她们早就来了,只是王妃正在午觉,她们也不敢打扰。
尚服局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样。
这次为秦王妃送来的,是三套宫装,与配套的首饰珠宝。
司衣告罪道:“因不知道王妃娘娘什么身量,只听殿下描述,大概做了三套,还请王妃娘娘试一试,哪里不合适,我们现在就可以改。”
恰好长孙嫣也要更衣了,朝露她们不知道怎么穿宫装,就由梁氏三人服侍王妃更衣。
上身一试,倒是很合身,再没有什么要改的。
于是长孙嫣就看了赏,又叫司衣给她量了身材,叫朝露将人送出去。
到了宫门口,朝露嘱咐:“王妃这几日都要见人,恐怕不够穿,还请多做几身来。”
司衣司饰满口答应:“料子早就备着了,只等王妃试过,知道身材,便裁剪好了送过来。”
梁氏曾经给南阳公主梳过头,手艺很好,长孙嫣很喜欢,再配上司饰送来的头饰,更是光彩照人。
她也与梁氏闲话,问她家乡何处,家中尚有何人。
梁氏只答不知:“奴婢只记得自己是长安附近郊县人士,幼时家中遭灾,叫家里卖进宫里,只知道姓梁,家中行五,旁的一概不记得了。”
长孙嫣闻言点点头:“听说最近都是你在服侍秦王?”
梁五儿心里一惊,惶惶跪下。
长孙嫣忙拦住她:“不过问一句,这是做什么。”
她指了指朝露:“这是我的婢女,也是幼时家里遭灾,被我爷娘买来服侍我,你们同病相怜,或可以做个伴。”
朝露就亲亲热热的走上来,拉着梁五儿的手寒暄。
梁氏是个实心人,见状十分感动,对王妃更亲近了。
长孙嫣心里倒是更难过了。
几人正说着话,赵德全将承乾殿的账本和库房钥匙等呈给长孙嫣:“殿下说了,殿中事务,都由王妃管着。”
这是当然之事,长孙嫣颔首,同原来在国公府时一样,朝露管钥匙,绛云管账本,秋霜管宫人,素雪管内务,分工明确,各司其所。
她想了想,又吩咐赵德全:“你去备些礼物,我要去拜见大嫂。”
赵德全忙道:“殿下早就吩咐过了,礼物已经备齐,只是殿下说,要您等他回来,一起去东宫拜见。”
长孙嫣看看天色:“等他回来,天都黑了,我和大嫂熟悉,你认识东宫的路,带我过去就是了。”
赵德全一想也是,况且秦王再三嘱咐,说宫中事宜都由王妃管理,他也不敢违逆,只好问:“步撵一直预备着呢,王妃何时起身?奴婢先去东宫传个话。”
长孙嫣说半个时辰后就要去,赵德全忙去传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