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怠慢,陈平接过一看,上面写了两行字:“请大王出彭城。”
张良亦看过。
刘邦拍着腿,叫嚷:“这小子是想干什么?他不是都来了吗?还叫老子跑?这不是叫项羽笑话吗?”
张良不动声色地把帛书收起来。
陈平狭长的眸子瞟向张良,张良点点头,陈平向前,道:“大王莫急,您看,在大将军来之前,我军对楚军,是怎么个形势?”
刘邦挽了袖子,目光乖戾,极不情愿:“……不利。”
“诸侯军人数虽多,却训练散乱,实在不利。”张良撩了眼皮,一语点破。
他和陈平都劝过,可不知哪个书生先对刘邦说了什么,他们怎么也劝不动,刘邦还是来了彭城。
他一眼就明白了韩信的意思,是让他们趁乱带军出彭城,奔西而去。
尽管如今的局面韩信带对兵对楚军是胜的,但是彭城地远,北边还未收复,就算他们今日守住了彭城,也不免项羽不断骚扰。
更何况他们的供给,在关中。
陈平看了张良一眼,诧异他的直白,接着道:“大王,并非是大将军挫锐气,您也看到了,眼下的战局,对我军不利。就算彭城我们今日能守下来,不免这是项羽的老地方,楚军心在此,我们根基在关中,北面未定,不可久留,望大王深思,早做决断,不可再耽搁。”
本来汉王就不应该来彭城,原和韩信约好,待他攻韩再做打算。
不知哪个书生给他出的主意叫他来彭城,他和张良两个都劝不住。
眼下再提往昔,是火上浇油,两人也就闭口不谈。
一番分析透彻有礼,刘邦心里顿时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又误听了人言,一挥手召了周勃和夏侯婴来:“你们去整顿一下,我们出彭城,往西边去。”
两人待命多时,不敢耽搁,领命而去。
殊不知刘邦站起来,被城墙下鏖战的项羽看了个一清二楚,拿了背上的弓,挽弓搭箭,“嗖”地一下,奔着刘邦而去。
“大王小心!”张良陈平二人察觉的时候箭已行半路,眼看就要射中刘邦了,二人再上前扑拦,也来不及了。
千钧一发之际,有一支羽箭从另一侧射出,习武之人看得出来,这支箭的力道不比项羽箭的力道小,硬生生将项羽的箭在半道截住,带着它直直地坠向地面。
两支羽箭几乎是一前一后,只差了一瞬。
方才不过一呼一息间,几乎是生死交叠,几人都看得心惊肉跳。
倒是刘邦本人跟没事人一样,笑呵呵地,看向羽箭的来处:“我没看错的话,这箭是从韩信军中射出来的吧,他军里头还有这样的英才?”
陈平倒吸口凉气,不敢再耽搁,上去给刘邦拉了下去,收拾东西离开彭城。
被拉下城墙之前,不忘回头挑衅地看了项羽一眼,尽管项羽看不到他的挑衅。
这一幕不止城楼上的人注意到了,项羽、韩信、赵令徽也看到了。
项羽难得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要知道,他力大无穷,竟然还有人能及时准确地拦住他射出的箭,实在难以置信。
韩信脸色一直没有变化,前世刘邦也中了两次箭,不过都活得好好的,没死。
刘邦命大的很,他不会替刘邦担心。
看到项羽箭的那一刻,赵令徽眉头一挑,下一瞬箭就被拦腰斩断,下意识地看向身侧的冯珥。
射箭之人,正是冯珥。
冯珥收回弓,和赵令徽对视上,嘿嘿笑了:“司马,我射的不错吧?”
冯珥之前胸口中了箭,赵令徽原本意思是让她留在阳翟,和陈贺、孔聚一起养伤,伤好了再回来。
但冯珥坚持要来,赵令徽也就没勉强。
因此冯珥就没上前面打仗,一直跟在赵令徽身边。
虽在观战,但战场的风吹草动,冯珥半点没放过,在注意到项羽摸弓的时候,她也拿了弓。
好在她准头不错,叫刘邦免了一场伤病。
赵令徽由衷道:“冯郎中好箭法!你刚才救了汉王,立了大功!”
冯珥笑意加深,十分受用赵令徽的褒扬。
这厢谈笑,那厢仍是酣战。
楚军里头,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汉军降了!彭城拿下来了!”
原本训练有序的楚军同时欢呼起来,汉军趁机疯狂反杀,楚军的锐气被挫下去一半。
项羽抬眼一看,见彭城真的城门大开,刘邦也不知道奔向何处,下令攻入彭城。
汉军追了两步之后,巧妙地脱身而去,等项羽回过神来,汉军已去许远。
那一嗓子汉军降了,本就是韩信的计策,好叫楚军懈怠,借机脱身。
韩信和汉王在砀会和,已是三日后。
赵令徽一直提着的一口气终于松了,还好,这辈子吕雉没有去彭城,没有被项羽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