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医生哦!陛下如果不介意,我就接下任务了哦!】
“巾帼不让须眉,世民敬佩还来不及,又怎会介意?”
李世民见任务有人接下,本想立刻见见这位巾帼女军医,但是对方却说她还有一台手术要做,做完就立马加入阵营。
这样一来,李世民也更加期待后代的女军医究竟能有何种神奇的医术了。
一路聊着,此时已到了长安城外。李世民让高适将战旗扬起在进城。
如今长安城内士气低落,从上到下皆愁云惨淡,更需要这一场胜仗来振奋人心。
守城门的小将见到这支精锐骑兵精神抖擞、身披重甲,其后还跟着不少战俘,顿时吓得以为是敌军来袭。
可是等看到是禁军,认出程千里之后,顿时又松了口气,有些奇怪地上前拦人。
“你这小将好生奇怪,我等乃建宁郡王麾下一千精锐,出城打败孙孝哲叛军两万精兵,你竟然还要拦我,不肯放行回家,是何道理?”
“什么?将军你说你们一千人打败了两万叛军?”
几个守城的小吏皆是面面相觑。
见到对方不信,高适直接将孙孝哲的人头抛了出去:
“人头在此,建宁郡王打了大胜仗,以一千骑兵打败两万叛军,并斩获敌方将领首级。
此战大捷,还不速速打开城门,让我长安百姓皆知喜讯?”
见到敌方将领孙孝哲的人头,一时间,守城将领既惊且喜,顿时打开城门恭迎。
百姓很快听闻此消息,人群沸腾,全都出门来看建宁郡王和身后的一千骑兵究竟是何等风采。
“建宁郡王人这么年轻呢?”
“年轻怎么了?当年太宗陛下不也是十六岁雁门救驾,二十三岁虎牢关一战擒两王。
天降英才,又何分年龄?”
“太好了,有建宁郡王,我们长安有救了!
贼人一定能被建宁郡王杀得片甲不留!”
此时,全长安城皆已知道,那位高高在上的年老皇帝已经半夜里偷偷携太子跑了。
而建宁郡王却没有跟着逃离,而是孤身一人守住了长安城,竟以一千骑兵就打败了敌方两万精锐!
这是何等的英姿,何等的豪迈义气,何等的风光啊!
一时间,百姓夹道相迎,争相送上瓜果。
更有漂亮的年轻小娘子,解下香囊,或是摘下旁边的花朵,朝着李世民掷去,以表对这位建宁郡王的仰慕之情。
李世民含笑收下好意,但摆摆手拒绝了更多馈赠。
他坐在马上,冲着周围围得水泄不通的百姓拱手一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贼人虎视眈眈,觊觎我长安都城,正是国难当头,朝廷需要用人之际。
我大唐求贤若渴,无论庶民百姓、寒门贵族,不分男女,若有抗敌杀贼之心,皆可来我建宁郡王府!
我自当敞开大门,倒履相迎!
诸君,可愿与我共守长安,共守天下万民?”
李世民一番恳切的肺腑之言,听的周围百姓眼含热泪,感动非常,皆是振臂高呼,心中沸腾:
“守长安!”
“守长安!”
“愿与建宁郡王共守长安!杀贼立功!”
许久后,身披银甲、高大俊朗的建宁郡王骑马帅军已然走远了。
但身后夹道的百姓却依旧久久不愿散去,依旧在讨论着建宁郡王的风姿,杜甫此时正在人群之中,待他回神之时,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湿衣襟。
二十年前,他也曾意气风发来到长安,自诩满腹才华,两次参加科举。
但是奈何朝堂奸佞当道,二十余年过去了,他功名利禄一事无成,风霜如刀剑刻在他的脸上,写满了这些年的落魄沧桑。
去岁动乱之际,他在老家的小儿被生生饿死。直到此时想起,他依旧满心自责悲痛。
家国动乱,百姓何安?
如今,他不过一介老迈籍籍无名的文臣,无能到连自己小儿都养不活,又是否能入得了这位朝廷勋贵郡王之眼?
杜甫心中忐忑。他换了一身洗得发白尚且干净的衣裳,即便会受人嘲讽羞辱,也毅然决然叩响了建宁郡王府的大门。
正在杜甫满心踌躇忐忑之时,旁边忽有一干练女娘也走了上来。
杜甫还未开口,便见她一撸袖子,举止十分豪迈,将门敲得咚咚作响:
“我的个老天奶啊总算到了。长安城怎么这么大,连个GPS导航也没有迷路一下午是要累死我啊!”
这这这……
这是何人,竟敢这么无礼?
这女娘动静之大,都快把郡王府的门板敲烂了,旁边的杜甫一时目瞪口呆,就干看着那女娘继续叉腰说道:
“一分钱都没有可走死我了!二凤大大,你不是说要军医吗?
不是说敞开大门倒履相迎吗?怎么还关着门也不见你人啊?
还有,老板你能先发工钱再干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