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吴茱萸每天情绪低落,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现在吴茱萸每天学习充满了干劲。
高一下期开始文理分班了,23 班是文科班,大多数都是选的文科留在本班,只有十几个人选的理科然后离开了。杨陵游和吴茱萸都留在了本班,柳华选的理科去了 9 班,柏子仁班上是理科班,他也是选的理科留在本班,然后他们班的王百薇选的文科分到了 23 班,陆英选的文科被分到 3 班。
经过分科,每个班的同学或多或少都有变动,原来 23 班的历史课代表因为选了理科离开了,历史课代表就要重新选了。
上学期期末吴茱萸历史考了 96 分,然后她就对历史有兴趣了。在竞选历史课代表的时候,她毛遂自荐,最后就由吴茱萸当历史课代表了。
杨陵游还是化学课代表没有变。
政史地老师办公室在四楼,吴茱萸每天都会去四楼,有时杨陵游上去的时候会一起,但在三楼她不会再驻足停留了。
不过真是冤家路窄,虽然不会去三楼与柏子仁偶遇了,但分班后的陆英所在的 3 班也在四楼,吴茱萸几乎每次上去都会遇到陆英,但彼此非常默契地当做陌生人,吴茱萸有时还会为当初的莽撞感到不好意思。
吴茱萸每天当历史课代表乐此不疲,上课前会提前上去问老师的安排,然后听从老师安排及时组织班上同学记相关的历史知识,还有交作业上去,老师改好了作业之后再抱下来。
这段时间的吴茱萸是快乐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仅可以忘掉一些不愉快的记忆,还能让自己丰富起来。
下午两点学校开门,学生陆续进入校园后,吴茱萸看到前面两个很熟悉的背影。
吴茱萸不太确定,走近一点,发现那确实是柏子仁和柳华。
这也是分手后吴茱萸第一次在学校看到他,虽然学校不大,但很奇怪也很正常,有些人就是这样,哪怕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学校甚至是同一幢楼,不是刻意去见面,就很难再见到。
他们怎么会走在一起,还一路上有说有笑。带着这样的疑问,吴茱萸回到教室后问了和柳华玩得比较好的陈云,陈云说他们好像现在是邻居,就认识了。
好吧,吴茱萸也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从吴茱萸的家里到河边只要十几分钟,每周六下午吴茱萸都会一个人走这一段路。她很喜欢从家里穿越几条小巷,还要穿过一个热闹的菜市场到河边的这条路。
然后吴茱萸就会待在河边,望着平静的河面待上几十分钟,吴茱萸很享受这样望着远处、望着河面的感觉。河对岸的几户人家袅袅炊烟、河面小船划过微波荡漾、河堤蓑笠翁客点点星光、河边散步人士漫漫人生路……
就好像世间万物在这广阔的河面面前也显得渺小。很多个周末吴茱萸都这样从家里走到河边,再在河边驻足,这是她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盛夏,中午的太阳更是毒辣,吴茱萸背着书包撑着太阳伞从家出发去上学,到公交站,感觉有一丝胸闷头晕,可能是太热了,吴茱萸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