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低矮些的汉子是之前送宋颂下山的,知道周荃对这个山下来的哥儿颇为喜爱,当下便笑了声,找借口离开了。
宋莹也放下秀绷子走了过来,她跟周荃打了个招呼,眼神落在了门边那盆肉上面。
“这是你们的。”见宋颂也在看这肉,周荃解释了一句。
宋莹眼睛一亮,宋颂问道:“我们的?”
“是。”周荃想起他们才来寨子,便细细地解释了一下。
青竹寨每个月都会进山打猎,在寨子里挑十几个汉子,出去几天猎些野猪狗獾,猎回来的全寨子分,出去打猎的几个汉子家分得多些。
“我们也有?”宋莹看着肉咽了咽口水,只是想起平日里宋颂跟她说的,便将视线挪开。
周荃点头:“是,按家分,这是你们家的肉。”
说着,他端起盆子,问道:“你们家灶房在哪边?”
宋颂带着他过去,拿了自家的盆子装,随后看向周荃,满眼感激:“谢谢你周大哥。”
周荃站在院子里,正要说什么,门口又进来两个人。
“颂哥儿可是在家?”
听见这句话宋莹心尖都颤了颤,见不是上次那个田阿嫂,便松了口气。
宋颂抬眼看去,门口站着一个银发老妇,头上绑着条抹额,身旁站着个妙龄少女。
“周荃?”
周荃回头看见少女,眉头下意识就拧了起来,开口道:“你来这做什么?”
少女不服气道:“关你什么事,我又不找你,我找颂哥儿。”
说着看向宋颂,笑问道:“你还记得我吧?我们之前见过。”
宋颂点了点头,这少女正是之前在周大哥门前遇见的姜昕,他开口道:“快进来坐。”
宋莹回屋端了几个凳子,姜昕道过谢,注意到周荃还没走,道:“你怎么还没走?”
周荃还没开口,她身旁的老妇就拍了拍她的手,嗔了她一眼说:“你这孩子,怎么一点礼数都没有,这是大当家。”
周荃见她被教训,也没再多言,他看得出姜昕二人是来找宋颂有事,便叮嘱宋颂将肉收拾一下,免得放坏。
他一走,姜昕立即眉开眼笑地坐下来,还没忘介绍宋颂和身旁的老妇认识。
“阿奶。”宋颂跟着姜昕喊了声,姜阿奶应了一声,也没多废话,直言道:“我听尧月说,你女工不错?”
闻言宋颂愣了一下才点头,“幼时学过几针。”
姜阿奶点点头,“是这样,昕姐儿阿姊过段时日出嫁,我想请你帮忙绣两床被面。”
他们这边女子嫁妆多为一身新衣一床新被一件首饰,另加一个陪嫁大箱子,他们家给两床被面,已是显出对家中孩子的疼爱了。
“这……”宋颂有些为难,最后只道:“阿奶您见多识广,我也不哄骗您,我没绣过被面,不如寨子其他婶子阿嬷有经验。”
宋莹撇了他一眼。
姜阿奶顿住了,眯起眼睛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理,宋颂太过年轻,真将被面给他绣,也不能完全放下心。
姜昕开口道:“我不是听尧月姐说,你绣的手帕常拿到镇子上卖?”
宋颂笑着道:“手帕小,花样也简单,错了也不怕,左右咱们自个儿也要用,只是被面绣错了,就不好改了。”
姜阿奶点点头,确是这个道理,是她光想着宋颂绣活儿好,也没多深思熟虑。
待送走两人后,宋颂才松了口气,挽起袖子准备去灶房收拾方才周荃送过来的肉。
这盆肉起码得有十几斤,一时半会儿吃不完,不如全熏了做腊肉吃。
他翻看灶房的佐料,想着还差点花椒,寨子外面有几株花椒树,熟了有一段时日了,也不知被摘完没有。
宋莹跟着进来,好奇地问道:“你不是绣过被面吗,怎的跟那两人说没绣过?”
宋颂提了篮子往外走,“那是村里人找李好莲绣的,可不是找我。”
宋莹有些不解,不明白宋颂为什么要这样说。
宋颂也没功夫解释,他急匆匆地往寨子门口走,生怕去晚了花椒都被摘完了。
山里的日子简单忙碌,宋颂带着宋莹日日出去挖野菜,偶有下雨或是天快擦黑时,才有时间绣一方手帕。
等攒够十五条手帕时,枸杞也晒好了,他细细看了,不如专门炮制药材的晒的好,但也不差。
“颂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