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妥了,周荃也没多留,他一个汉子,留在宋颂家里总归是不好的。
前脚送走周荃,宋颂正准备继续干活,就看见宋莹的脑袋从堂屋里冒出来,脸上带着笑意:“颂哥儿,周大哥对我们可真好。”
宋颂不懂她说这个做甚,但还是点了点头,认同道:“确是呢。”
见他认真的模样,宋莹笑了一下,又缩回去,准备拿大扫帚扫一下院子。
不过宋颂勤快,院子不脏,宋莹才走到门口,便看到院子门有个脑袋探出来,她看过去,两人对上视线。
宋雁雁是今日早上才听说,宋颂这次下山,把他妹妹带上来了,她心中按捺不住好奇,在李尧月说叫他们吃饭时,她自告奋勇地来了。
宋颂长得好看,宋莹也不差,眼睛大大的,只是身形因为长期吃得不好而有些瘦弱。
宋莹也看到了宋雁雁。
跟她不一样的是,宋雁雁虽然父母早亡,但李尧月将她养得不错,脸上肉肉的,眼中还有些懵懂。
昨日上山时,宋颂就跟她说过了寨子里的情况,自然也清楚眼下这个小姑娘就是宋颂说过的宋雁雁。
想起他们家救过宋颂,于宋颂有救命之恩,宋莹神色缓和了些,眼中的警惕也尽数散去。
她朝宋雁雁笑道:“你好?”
宋雁雁笑呵呵地跑出来,说:“好。”
宋莹:“……”
她把扫帚搁在一边,笑着招呼宋雁雁:“你就是雁雁吧,颂哥儿跟我说过你,进来坐。”
宋雁雁摇头,她视线略过宋莹,看向后面的屋子里:“尧月姐姐让我来叫你们吃饭。”
宋莹脚步一顿,立刻就想起她说的是谁,闻言,她原本往屋中走的步子也转了方向,往后院走去。
她边走边道:“颂哥儿在后头翻地,我去叫他。”
听到宋雁雁来叫他吃饭,宋颂也擦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放下手里的锄头跟宋莹一起出去了。
宋雁雁还在外头等,见他二人出来,脸上立刻露出一个笑。
今日算是宋莹跟青竹寨等人第一次见面,李尧月还割了家中的一块肉来招待她。
她看着宋莹,面露心疼。
宋莹跟宋雁雁差不多大,结果两个人还差半个头,可见在家中遭受了怎样的亏待。
她夹了一筷子菜给宋莹,温声道:“多吃点啊。”
因今日妇孺多,胡正就没跟他们同一张桌子吃饭,地里活还很多,他三两口吃完就立刻出门。
宋莹低头吃饭,她没怎么吃过好的,要是可以的话,她都要不顾形象地吃了。
可她始终记得,他们这是在别人家,于是不管多饿,她仍是慢吞吞地吃,就怕给他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两人在李尧月家中吃了饭,就提着剩下的米面回去,这是周荃的意思,既然家中有锅灶,还是不要麻烦别人。
宋颂深觉有理。
米面都还有大半袋,若是宋颂一个人,那应该是够了,不过加上个宋莹,就有点不够。
宋颂想了想,对宋莹说:“我今日把白菜和萝卜种下去,明儿我俩去外面挖野菜吧。”
现在刚入秋,正是山里东西成熟的时候,他俩出去,兴许还能找到好东西回来。
宋莹点头,她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
第二日一大早,宋颂给宋莹找了个篮子挎着,他自己则背了个大背篓,跟周荃打过招呼,两人一起往寨子外面走去。
周荃给他俩指了路,说是寨子东边的林子人多,他俩去那边兴许找不到什么东西,让他俩往西边转转。
周荃再三叮嘱,西边林子设过陷阱,旁边的树上有标记,让他俩小心点,别掉进陷阱里头了。
宋颂胆子不大,山上情况不熟,他不会乱走,至于宋莹,那自然是听宋颂的。
两人一进到林子就分开了,宋莹去一旁寻野菜,宋颂准备捡些树枝或是其他可以燃烧的东西,不然家中没柴火,不好烧水。
他背篓里还放了一把斧头,若是遇见合适的树也可以砍一些回去。
不多时,林子里就响起两人忙碌的声音。
宋颂不敢走远,他在林子里转,看见野菜也可以挖一些,宋莹毕竟才十一岁,不能什么都指望上她。
这几日没下雨,菌子还没发起来,但他看见路上有一片过路黄,想着这东西晒干了泡水喝对身体好,他也没浪费,蹲下来慢慢掘。
不远处林子里还能听见其他人说话的声音,这让宋颂心里有宽心几分。
“颂哥儿!颂哥儿!”
林子里响起一道呼喊,随即响起一阵跑步声,惊起树上一片鸟儿,宋颂抬起头,听出是宋莹的声音,连忙循声过去。
宋莹蹲在地上,听见宋颂跑过来的脚步声惊喜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