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穿成开国皇帝的病弱幼子 > 第75章 旧路新途

第75章 旧路新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清晨,天光微微破晓,临城巷陌之间已透着一股蓬勃生气。

临城署中,抚心堂内,灯影尚未全熄,案上已堆起昨夜新抄成的地册与灾后清册。文吏轮班传入各坊报表,子渝整理核准,杜正恒统筹调度。

灾后各事,各坊乡勇、小吏、文吏皆听调遣,抚心堂初成格局,秩序日渐归拢。

旭昉静静坐在案后,翻阅着摊开的地图与竹册,指尖无声敲着一处标了朱点的坊域。

子渝与杜正恒分立两旁,衣袍微带晨露气,神色却俱是清醒。

“水井、粮棚、迁民——”旭昉低声开口,语调清润而不失坚定,“今日起,分步推行。”

子渝沉声应道:“属下已遣乡勇与工匠,首批两处水井今晨破土,三日内可成形。”

杜正恒亦随即拱手:“东巷废坊处已开始丈量地势,迁民安置区先搭建简屋五十座,安置孤弱老寡。”

旭昉微微颔首,指尖轻叩案角:“水为根,粮为命,民为本。务必以此为序,不得妄动。”

堂中众人肃然齐声领命。

冠玉立于侧席,嘴角带着几分轻松意味,笑着补充:“殿下放心,属下早已催着南仓拨粮,顺带着拐了小黄去巡了两圈,粮棚也有了守卫之犬。”

正说着,堂下传来一阵低声禀报:

“成澜、成清请命。”

旭昉抬眸,望向前方跪地的两人。

成澜抱拳,神情沉稳,低声道:“属下请愿,协助杜大人整治废坊,修井开渠。”

成清亦拱手,略显咧嘴,声音粗嗓却带着正经:“属下愿随卓松大人巡夜守城,日夜轮换,防内外生事。”

旭昉眸中掠过一丝笑意,温声道:“允。”

他微顿,又道:“成澜随杜县令,暂助安置;成清随卓松,巡夜兼协助白日整饬登记。各以行绩记。”

成澜与成清齐声应下,成澜声音沉稳,成清则微微咧嘴,拍了拍胸膛,动作爽快。

子渝低头整理文册时,唇角亦不自觉勾起一丝浅淡的弧度。

小小的堂室内,光影流转。

新井初凿,粮苗待发。

人心如微火,悄然在这废墟中燃起。

旭昉静静地望着窗外初成的水井,目光清明,声音极低,却字字落定:

“筑根于地,心安于民——今日,抚心堂,启第一基。”

文吏军士分列,依次宣告新政条目。

“水井修复,民户可自愿报名劳作,赈米三升。”

“迁居之户,堂上登记,按口粮分配旧坊新地。”

短短数语,传遍城中街巷,百姓们便纷纷挤向告示前,或低声议论,或互相搀扶着,怀着几分希冀与惶然,一笔一画地在竹册上摁下姓名。

旭昉未亲临堂前,却在后堂静坐听报。

文吏轮班传入各坊报表,子渝整理核准,杜正恒统筹调度。

一切运转得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旭昉捻着一卷新成的地册,神色温和,听着外头络绎不绝的人声,指腹轻轻敲着案角,唇角带着淡淡一丝笑意。

“大约是因为,他们本就只求一份安稳。”他低声道。

而在堂外另一头,小黄也忙得不亦乐乎。

有小孩在母亲裙角后偷偷探出头来,睁着黑亮的眼睛盯着它看,眼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小黄微微竖起耳朵,目光扫了一圈,似是警惕地巡查四周。

胆子大的乡勇试图探手摸它,刚靠近一步,小黄便低低一声闷哼,尾巴一甩,动作不重,却带出几分威压,把那人吓得连忙后退,引得周围一片哄笑。

它甩了甩尾巴,昂着头,围着粮棚慢悠悠地巡了一圈,途中还时不时低头嗅嗅粮袋边角,确认无异味无破损,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步伐庄重地归回香案旁,蹲坐正襟危坐,宛如一尊守护的金狮。

旭轩从堂内步出,远远见到这一幕,不由得挑眉失笑,道:“瞧这副模样,倒像条披着毛皮的小将军了。”

小黄闻声,侧头看了他一眼,呜咽了一声,像是听懂似的,尾巴欢快地拍了两下地面。

旭轩咳了一声,轻轻别过脸去:“……傻得可爱。”

旭昉听见动静,微微抬眼,眼底浮起极淡的笑意。

而与此同时。

临城南坊废地上,迁民首批安置也在有序进行。

成清跟随卓松,带着青隼营部分影卫,一面巡夜轮值,一面协助杜正恒整饬迁民队列。

烈日熏蒸,他抱着竹册站在队前,满嘴嘟囔:“娘的,热得跟烤猪似的——也不知道殿下啥时候给咱们赏碗冰水喝。”

说归说,手底动作却极快,将一拨拨登记人流指引分区安置,连个岔子也不出。

成澜则在水云监视下,调至女眷营一侧,协助引导老幼妇孺安顿粮秧、搭建简棚。

烈阳下,她动作利落、神色肃然,仿佛天生适应这般井然事务。偶有孩童跌倒哭闹,她便蹲身拍抚后背,几句轻声便安抚下来。

成清远远瞥了一眼,咂了咂嘴,小声嘀咕:“啧,还是老样子,谁也别想拦得住她。”

说罢,他抱着竹册换了个姿势,嘴上嘟囔,手下却干得飞快。

冠玉走过,看了两眼这幅画面,轻轻摇头笑了笑,侧身对身后的水云打趣:

“成家姐弟倒是各得其所,比咱们这些跑腿的强多了。”

水云哼了声,甩尺丈量地界,头也不回:“殿下选的人,自然不差。”

言罢,又一甩丈尺,径自去丈量下一块地界,干脆利落得很。

冠玉无奈笑笑,只好拂袖跟上。

烈日渐炽,迁民登记的竹棚前,人头攒动,汗气蒸腾。

一开始尚能安静排队,然而随着时辰推移,人群中渐渐传来低声争执。

“我家老太太病着,怎好让你们一大家子挤前?”

“你家是病了,我家也是断了梁塌了屋,难不成谁都不用活了?”

两户人家的汉子推搡了几步,气氛陡然紧绷,连带着队伍也有些松散不稳。

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焦急地后退,孩童的哭声夹杂其中,局面一时有些失控。

成清正抱着竹册在人堆里吆喝维持秩序,见状皱了皱眉,正要大嗓门喝止,耳边却传来一声懒散的嗓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