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瑾的速度比王阳明想象的还要快。
刘瑾为了除掉王阳明,还特意雇了杀手,想要在半路除掉他。
嗐,这阳明老哥啊,你是怎么得罪了他呀,非要赶尽杀绝不可。
原来是他在上书的奏疏当中,狠狠地骂了刘瑾为奸党。
这个“奸党”可是非常有分量的两个字。
早在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加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大臣们结党营私,谨防内外勾结而设的“奸党罪”,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扣上这个帽子的。
怪不得刘瑾这么气愤,非要杀了阳明老哥才解气。
既然你要杀我,那我就跑吧。
于是,王阳明在前面跑,杀手在后面追。
跑呀跑,追呀追,你追我,你追到我,我就让你嘿嘿嘿......
可王阳明哪里是坐以待毙的人呢?他致力于成为圣贤,可不是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更何况,他精通兵法,又研究哲学。
所以,他坚决不和刘瑾打攻坚战,而是用一招“瞒天过海”骗过了杀手们。
杀手们追到杭州的时候,发现了王阳明的帽子和鞋子,还有随身携带的衣服漂在钱塘江上。
杀手们一见,难道这哥们儿跳江自杀了?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总不可能一个接一个地跳进钱塘江去找人吧!
既然找不到人了,那就当他死了吧。
于是,杀手们十分配合王阳明的演出,打道回府,将王阳明的死讯带回去报给了刘瑾。
同时,被牵连的,还有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被赶出了北京,贬为南京礼部尚书。
王阳明利用假死逃过一劫,连夜赶到南京。
王华打开门一见,儿子浑身湿透,还带着伤,委实心痛不已。
几经商量之后,父亲王华建议道:“儿啊,你还是去贵州上任吧,毕竟那地方天高皇帝远,刘瑾也不会追你追到贵州去吧。”
“可是,贵州一片荒芜,远在四服之外,我要是走了,谁来孝敬您老人家呀?”王阳明泪眼婆娑,“爹,儿子舍不得您。”
这话一定是王阳明的内心话,人到中年,远离故土和亲人,放到谁身上都会舍不得。
但是,王阳明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一个死人总不能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吧,万一消息传到刘瑾耳朵里,还是会招来杀身之祸。
“儿子,现在的世道,已经不是弘治朝了。”王华也十分不舍,但是也无可奈何,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是朝廷的委命,就是一份责任,男子汉生于天地之间,不必计较于家长里短,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你去吧。”
对于一个山区跑快递的芝麻小官,谈不上天下苍生之重,更多是保全自己吧。
王阳明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只好听了父亲的话,踏上前往贵州的旅途。
为了更好地保护儿子安危,王华精心挑选了三个随从,一名王祥,二名王金,三名王舍,一路伴随王阳明赶赴贵州。
那么,有朋友可能会好奇,这正德皇帝朱厚照在干嘛呢?难道就放任刘瑾这样胡作非为吗?
答案:是的。
坊间传言:正德德不正,宦官官如天。
朱厚照整日里忙着玩呢,哪有心思操这些乱七八糟的心,只要不影响他玩,随你怎么折腾。
这不,刘健走了,谢迁走了,朝臣走了七八成,剩下的基本都是刘瑾的狗腿子。
好家伙,现在清净了,再也没有人去打搅朱厚照了。
刘瑾每次奏事,总是趁朱厚照正在玩游戏的时候。
朱厚照心里不耐烦,便赶紧挥手让他走开,并说道:“我用你干什么?别来打扰我!”
从此,刘瑾便独断专行,不再汇报朱厚照。
也正因为如此,刘瑾明白,只要伺候好朱厚照,让他玩个开心,玩得尽兴,朝堂上的大小事,还不都是自己做主。
于是,为了让朱厚照玩得更沉浸,刘瑾想出了一个绝好的法子。
当他向朱厚照禀呈的时候,朱厚照眼睛里都在冒光。
豹房!!!
没错,刘瑾向朱厚照建议,在皇城西北角有一块空地,刚好位于北海以西,北大街以南,又濒临太液池,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是一个绝佳的休闲纳凉之地。
最主要的是,那片地极少开发,奇珍异兽都在那里自然生长,若是修成宫苑,当成平日里的玩乐之地,绝对物超所值。
朱厚照一听,随即拍手叫好,立马同意,并下诏动工,尽快修建完成。
对于宫苑的名称,原定为狮房或虎房,毕竟狮虎二兽有绝对的号召力。
但,朱厚照不想听到狮虎二字,当即否掉,遂起名为“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