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作为皇帝的救命恩人,很快就得到了提拔,朱厚照钦封他为内官监掌印太监。
这一次,刘瑾用自己的身体换来了巨大好处,也因此尝到了甜头。
于是,他开始弄出各种花样供朱厚照消遣,深得宠幸。
不久之后,刘瑾还借用皇帝的名义,圈占了三百多处皇庄。
这些做法,逐渐引起了内阁和朝臣们的警惕。
刘健、谢迁联合朝臣们多次弹劾刘瑾,但念在救命之恩的份上,朱厚照并未放在心上。
但是,刘瑾作为当事人,自然要十分警惕。
他与其他“八虎”成员秘密组成阉党,与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形成对立。
他们深知,仅凭那些太监是无法撼动那些文官在朝中地位的,只有将势力打入文官集团,在文官集团内部安插一把利刃,才能有效掌控整个朝野。
阉党集团召开内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在文官集团内部安插卧底?
这个卧底肯定不能是宦官,因为身份过于明显,人家文官集团只不过是书呆子,但不是傻子。
也不能是芝麻小官,这个人需要能够触及核心机密,又能够不受文官集团怀疑。
经过连番讨论,阉党内部达成一致意见,将目标人物锁定在了一个叫“焦芳”的人身上。这个焦芳是谁呢?在第二章的时候,这位同志就露过脸了。
他正是当初朱厚照当太子时的侍讲学士,说白了,就是曾经教皇帝读书的老师。
有这一层关系,既能够受到朱厚照的信赖,又能够为阉党所用。话说回来,刘瑾等人为什么如此笃信焦芳能够加入阉党呢?在这里,就要插播一条关于焦芳的特别新闻了。
彼时的焦芳,还担任吏部左侍郎,再升一级就是吏部尚书。
只有坐上了六部尚书的位置,才有资格入主内阁。
能够入主内阁,是当时所有文官的终极梦想。焦芳自然也不例外。
早在弘治十二年,刘健因为焦芳批文格式不正确,便提笔打回重写,这让焦芳心中暗自怨恨。
后来焦芳上书提出了四条御边的意见,但是被谢迁留中不发,所以他又尤其怨恨谢迁。
这三个内阁辅臣,有两个都是他的死对头。这意味着,只要谢迁和刘健还在内阁,那么他的晋升之路就遥遥无期。
这时候,刘瑾向焦芳抛来了橄榄枝。
“焦芳老哥,你过来吧,跟我们混吧,等大事一成,就让你入主内阁,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焦芳一听,有点疑惑。
“那三个老东西还在呢,我怎么进内阁呀?”
刘瑾无奈地摇了摇装满水的脑子,心想:就这?怎么当上吏部左侍郎的?
“嗐,这您就放心吧,大事一成,那三个老东西,自然就不在了嘛,哈哈哈哈!”
焦芳听后,连连点头,刘瑾说得好有道理,心动光波biubiubiu
“但是,我丑话先说在前头,既然是卧底,那你们阉党内部可不能留我资料,我的身份只能是吏部左侍郎哦!”
刘瑾一听,嘿,这老匹夫,还挺细心。
“那是自然,吏部尚书,老奴这厢有礼了。”这一声吏部尚书,叫得焦芳心里直痒痒。
就这样,焦芳加入了阉党,成为了阉党的编外人员,帮助刘瑾等宦官集团打听消息、输送利益,甚至出谋划策。
他的内心,以加入阉党为荣,完全背离了孔孟圣贤留下来的儒家“安邦定国”的理想,一头扎进宦官集团的利益当中,被所谓的荣誉和权力蒙住了双眼。
为了纪念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一周年,朝廷须依礼制采办皇帝的一切吃穿用度等物料,包括龙袍、龙撵、龙榻、龙椅等等。
但是,由于弘治后期至正德这几年,发生了好几件大事,比如先帝驾崩、新帝登基、蒙古鞑靼入侵等等,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内阁和户部邀请了众大臣召开研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