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一阵一阵地传到朱厚照耳朵里,令他良心不安,茶饭不香,辗转难眠。
终于,他回头了,一步一步地靠近刘瑾。“嗬,退!退!退!”
朱厚照同学表现得无比英勇,独自面对七个小太监也毫无惧色,施展出一套自创的、气势汹涌的、咄咄逼人的神功——嗬退神功。
小太监们见皇太子发话,赶紧一溜烟儿跑个没影,稍微跑慢了都可能会危及性命。
小太监们跑了,剩下朱厚照和刘瑾,不会有人再来打扰他们了,这是属于他们的二人时间。
刘瑾痛哭流涕,声泪俱下,紧紧抱着朱厚照的大腿,大呼:恩人哪,你就是老天爷派来救我的恩人哪。
朱厚照一脸的嫌弃:喂,我娘刚给我缝的新裤子,给我弄脏了,起开!
刘瑾连忙撒开双手,旋即叩头:恩人,大恩人,我刘瑾这辈子甘愿以身相许,也要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
朱厚照连忙摆手:诶诶诶!小爷可不好这口,你另外寻身相许吧。
刘瑾一把手拉揩鼻涕,笑道:恩人,我太激动了,口误,我的意思是,我这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
朱厚照瞥了刘瑾一眼,心想:书上说,物极必反。这人都丑到极点了,心地应该不坏吧,干脆收留了他,也免得再遭人欺负。
就这样,年幼的朱厚照遇上了腹黑的刘瑾,属于他们的时代即将开启。
不久之后,刘瑾将先前请来客串的七个小太监一一引到东宫,他们分别是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排名不分先后)。
数年之后,朝野上下被这八人搅得鸡犬不宁,江湖人称“八虎”,谐音:跋扈,朝臣们则称之为“八党”。
他们组成的阉党集团与文官集团形成对立,影响了大明帝国未来百余年的气运。
七个小太监陆陆续续来到东宫,小厚照开始还很疑惑,于是就问刘瑾: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不是欺负过你吗?
刘瑾弯着腰,舔道:太子殿下,圣人说“以德报怨”,奴才虽比不得圣人,但跟在太子身边久了,自然也是受了不少熏陶,当然不会把仇恨记在心里了。
朱厚照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这话中听,赏!就这样,七个小太监慢慢的,慢慢的,就都到了东宫任事。
他们整日围在朱厚照身边,为他提供花样百出的游戏,比如玩鹰犬、斗蛐蛐、跑大马、踢蹴鞠等等。
久而久之,朱厚照玩腻了那些游戏,于是刘瑾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刘瑾的策划下,朱厚照吩咐太监和宫女,扮作民间市集上的小摊小贩,每日在宫里营业,而自己则扮作大富商,每天在不同的市集上买、买、买。
朱厚照玩得不亦乐乎,因此也就荒废了学业。
时间久了,那些科任老师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朱厚照同学基础那么好,怎么就成绩越来越差了呢?难不成,是老师们教得不好?
彼时,担任朱厚照同学老师的都是翰林院院士或学士级别,可以说是满腹经纶,甚至可以把儒家经典倒背如流之人,怎么会教不好一个孩童呢?
他们没有在朱厚照身上找原因,而是开始质疑自己的执教能力。
当他们发现朱厚照身边的太监宫女们整日围着他玩耍娱乐的时候,才明白了其中原因,但是已经为时晚矣。
那时,已经是弘治十八年,弘治帝朱祐樘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五月初七,弘治帝朱祐樘在弥留之际,将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大臣诏到乾清宫,交代后事:以刘健、李东阳、谢迁为辅政大臣,时时劝导太子,引导朱厚照走向“好皇帝”之路。
朱祐樘躺在龙榻上,望着自己钦定的三位内阁大学士,心里想着的是他唯一的儿子。
他脑海里浮现出自己的一生,童年凄惨、沉疴身弱、勤于政事、中兴帝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了。
但是,他对自己还不够满意。
他希望能够看着儿子长大,亲手教其治国之道,然后将这片美好江山交到儿子手中。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没有时间了。
临终前,弘治帝朱祐樘紧紧握住三位辅政大臣的手,一边咳血一边说道: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见状,惊慌得一批,却如何也挣不脱皇帝的手,只好连连点头应承下来。
随后,弘治帝朱祐樘又叫来儿子朱厚照,拉着他的小手,用尽毕生力气,吐出了人生的最后四个字:任用贤臣。然后,撒手人寰。
那一年,朱厚照还未满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