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10月15日(九年前)
天气:多云,18℃
地点:食堂
中午12:15,与X、X二人一同用餐,选择二楼窗口5号档口(与上周五相同)。点菜:青椒肉丝、清炒时蔬、米饭(少量)。未喝汤,进食时间约12分钟,全程与同行人员交谈,情绪放松。
备注:
进食时间稳定(对比10月10日、10月12日数据),个人习惯稳定性强,食欲控制。
偏好靠窗位置,或许与环境光线有关,进一步观察。
xxxx年3月3日(九年前)
天气:晴,8℃
地点:公选课教室
晚上7:00,进入“西方艺术鉴赏”公选课教室,课堂地点位于C教学楼五楼,教室内坐位较为宽松,课桌排列成弯曲状,讲台处于前方,光线稍暗,投影仪开启。
晚上7:05,陆绪坐在教室第八排,靠窗的位置,穿深灰色衬衫,外搭黑色夹克。将背包放在脚下,双手交叉搭在桌面,面向讲台,神色略显疲惫。
晚上7:15,老师开始讲解西方艺术发展历史,陆绪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低头,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视线游移。
晚上7:30,陆绪开始显得有些困倦,双眼半闭,呼吸平缓,姿势逐渐放松,似乎有入睡的迹象。
晚上7:38,陆绪完全闭上了眼睛,双手仍然放在桌面,姿势放松。推测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或者已经开始进入浅睡眠。
陆绪睡觉很安静。
晚上8:03,老师注意到陆绪的状态,走到他座位旁,将其叫醒并警告。陆绪被叫醒后,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有些迷茫,随即抬头看向老师,表情有些愣住,随即微笑,向老师致歉。眼神仍然略显疲惫,稍微整理了下桌面,身体微微前倾,试图重新集中精神。
课堂继续,陆绪的注意力回到讲台,但偶尔低头玩手机,快速浏览屏幕上的内容,未显露出强烈兴趣,推测心情不佳。
晚上9:00,课程结束,陆绪起身,快速收拾桌面,步伐略显急促,未与他人交谈,直接走向教室门口。
备注:
睡眠状态:课堂中显现疲倦,且在学习内容较为枯燥时进入睡眠状态,推测压力较大,未能有效休息。
课堂参与度:听讲时略显散漫,偶尔走神,课堂表现与他平日表现不符,推测可能因课程兴趣度较低或情绪影响,情绪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
姿势表现:课堂中低头、交叉双手、身体稍微前倾的姿势,推测为适应性疲劳表现,或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xxxx年x月x日(入职第一天)
天气:晴,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