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打了败仗,退到大雍和敦古,又因粮草不济,大军困守不出。朝廷收到消息,那帮贪生怕死的文臣又提出了和亲。
新皇的女儿最大也才九岁,大臣提出从宗室派出群主送去奥匈和亲,去和谈的使者已经在路上了。
凌蕤这些天根本睡不着,睡着了也总是做噩梦惊醒,她也养成了身着铠甲坐着睡觉随时战斗的习惯。
奥匈时不时都会来攻城,幸好敦古城高墙厚,土炮一时攻不破。
城里的百姓已经陆续往中原逃跑,可见百姓对大晋也没啥信心。
连日以来,杀敌无数,凌蕤虽无军职,但在军中威望很高。
又一次打败来犯之敌,轩辕扶风和凌蕤站在城墙上,看着城池满目苍痍,哀鸿遍野,尸骨累累,神情悲痛。
“城里没有多少粮了,朝中普遍倾向和谈,暗线来报,你大伯作为和谈使者,带着使团出京了。”
凌蕤生气不已:“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斗,出生入死,他们在后方苟且偷安,声色犬马。现在正是战斗关键时刻,他们不送军需粮草来前线,却想着送金银财宝和美女去奥匈,真是昏庸无道。”
轩辕扶风不发一言。凌蕤后知后觉,她骂了皇帝,砍头大罪,幸好轩辕扶风没跟她计较。
后面的副将也充耳不闻,当作没听到。
“十五年前我跟你一样激动。后来见得多了,也就明白了,军人的血再热烈也抵不过权力的冰冷。
本宫收到消息,江南春汛,淹死十万多户,今年江南可能颗粒无收,还得开仓救济百姓,西南剩余军队也不能动,要严防波斯趁火打劫,如今无粮无兵可派,西北战事不利,割地求和防止江南生乱是那些士大夫的最佳选择。”
凌蕤心情很不平静,她很想打赢,结束战争:“要想办法,把奥匈的突击火枪队和土炮给毁了。”
轩辕扶风:“我已经联系了当世几位大宗师,但是只要大晋没有突火枪和土炮,被动挨打是肯定的,求和也是缓兵之计。”
凌蕤看向轩辕扶风,这几个月来,自己又长高了,到轩辕扶风的下巴了。
“割地赔款和亲,把狼养的更肥,以求发展之机?若是一直造不出来呢?就一直割地赔款称臣?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凌蕤现在没办法冷静,她这些天杀了太多人了,也看到奥匈杀了很多大晋的袍泽,她根本不想求和,只想和敌人决一死战。
轩辕扶风拍了拍凌蕤肩膀:“这些天你太累了,先回去休息。”
一个现代人经历这么多鲜血一时激愤她理解,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凌蕤摇摇头,她根本就睡不着。
“和谈的消息已经送去奥匈了,这些天不会有战事,都要休养生息一番,你再这样绷着,内息乱串,小心走火入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