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太学戊班的旬试很简单。
就考基础记忆,只要能熟背默记,难度不大。
就是题量比较大。
涵盖四书五经六艺史策,一上午一考就是两个时辰,没点定力根本坚持不下去。
凌蕤一个时辰就写完了,把卷子交给了老师。
作为班上第一个交卷的人,总能引起一阵轰动。
就当凌蕤准备出考场的时候,监丞黄坤黄大人喊住了凌蕤。
只见他从凌蕤的座位下找到了一张纸团,打开纸团后,说道:“监生凌长生考试作弊,品行不端,立即开除出国子监。”
接着就有一堆吏员试图把凌蕤架出去。
凌蕤大喊:“冤枉,学生不服,那个纸团不是学生的,学生申请字迹鉴定,并可重考自证学识。”
黄坤:“巧言令色,证据确凿还敢狡辩,立即將此子赶出国子监。”
凌蕤心知,这个黄坤应该是被人收买了,摆明了诬陷自己。
要是有老师愿意出来替自己说话就好了,如果就这样背着污名被赶了出去,那从今以后日子就更难过了。
可惜,今天监考的,助学,直讲,没有一个是认识自己的。
凌长生到处闪躲,不让国子监的役吏抓住自己,并试图在太学内寻找认识自己的老师。
她逃到了一个花园里,凌长生看到了几个熟人,苏砚秋,杨功学,还有一个银发老头,老头看起来地位很高,苏砚秋和杨功林都像个学生一样毕恭毕敬走在后面。
凌蕤大喊:“老师,学生冤枉,学生没有舞弊,请老师明察秋毫。”
黄坤带着一堆人正好也赶来了花园,见凌蕤已经找到了熟人,甚至到了祭酒大人面前,知道今天这事怕是成不了了。
祭酒刘明源开口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黄坤拿出纸条:“祭酒大人,这是我在巡考中在此子座位上发现的,下官正执行监规,將他赶出国子监。”
凌蕤跪拜:“祭酒大人,各位老师,学生没有作弊,这纸团不是学生的,学生申辩可进行字迹鉴定,或重考自证学识,这位监丞大人不予学生申辩,就试图將学生赶出国子监,学生不服,学生冤枉,请祭酒大人替学生做主。”
刘明源道:“你是哪班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凌蕤:“太学戊班凌长生。”
苏砚秋:“祭酒大人,他是学生的学生。”
刘明源想起来了:“就是太学墙上那个写为天地立心的那个凌长生?”
苏砚秋:“是的,祭酒大人。”
刘明源:“黄坤,把纸团交上来,陈学正,你去戊班考场让监考官把凌长生的试卷调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