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晚,张氏为了不被人诟病,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守灵了。
凌霄去世第七天,张氏抱着凌蕤送凌霄出殡。
也是这个时候,凌柱才想起给凌蕤起了个大名叫凌长生。
这个名字凌蕤挺喜欢的,上辈子早死没享福,这辈子她只想求长生享福贵。
二房现在冷清,府里其他通房小妾都送人或者发卖出去了,如今二房就两个正经主子,主母张氏和嫡子凌蕤,再加凌二生母李氏,凌六生母杨氏。
家里男人死了,女人之间也没啥可斗的,何况凌二凌六现在养在蒋氏那里。
张氏把嫁妆都送出去了,她虽然穷了,但是日子也好过了。
蒋氏没再给她立规矩了,大嫂王氏也知道这个妯娌没啥威胁了,而且有了这笔钱打点,他相公多年未动的官职就有希望朝前挪一挪了。
一个月后,凌安果然升迁吏部郎中。
进了吏部,资源人脉更好一点了。
凌蕤和张氏每个月的月银涨了一点,虽然不多,但也够用。
日子悠悠闲闲的过,转眼间凌蕤就四岁了,凌柱让凌蕤也去了家族的学堂开蒙。
凌大已经去了国子监入学,凌二凌三凌四凌五凌六还有其他不认识的几个旁支凌家子弟都在。
开蒙了一天,凌蕤归纳出先生一天主要教以下四个方面的课程。
一是识字,先生给每个凌家子弟发了学童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代识字先生也得正字正音,教授学生汉字的正确书写笔画和读音,强调书写规范,通过诵读等方式掌握字音。
二是书写基本笔画与结构,先让学童练习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再学习汉字结构,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通过描红、临帖等方式,逐渐掌握书写技巧。还会教授书法工具使用,教导学童正确使用笔墨纸砚,如何握笔、蘸墨,如何控制书写力度和速度等。
三是礼仪,教授学童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基本礼仪,如对长辈的尊敬、见面行礼、坐姿站姿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还有教导学童在学堂中的礼仪,如对老师的恭敬、同学间的相处之道、课堂纪律等,让学童明白学习的规矩和秩序。
四是讲授简单的儒家经典与蒙学故事
选取《论语》等儒家经典中的简单篇章或语句进行讲解,让学童初步接触儒家思想,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蒙学故事:通过讲述《二十四孝》等蒙学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童传递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教育他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等。
小学生学的东西对凌蕤来说挺简单的,但她以前是当老师的,很不喜欢不听课的学生,所以即使这些东西很容易就懂,凌蕤也在认真听讲。
尊师重道她一直奉行。
这些课程里,她最认真最努力的就是练字。
学完三字经第一段,先生开始抽背,凌二一字不错全背完了,凌三一句都背不出,明显是个学渣,凌四凌五也是个学渣,两人磕磕绊绊背了几句,半斤八两,这三个都被先生打了手板,凌六挺喜欢表现自己的,正着背完了还倒着背,惹得先生刮目相看。
凌蕤努力背了三分之二,先生没有说什么,让凌蕤坐下了,不赏也不罚。
她这辈子人生规划很清楚,好好活着好好苟,她的身份注定了英国公府的荣耀跟她没啥关系,她也不可能去参加科举入朝为官,所以平庸一点对她来说是好事。
凌柱请了文先生,还请了武教头,教授凌家子弟十八般武艺,弓马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