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操作下来朝廷收回了大量的田地,而后在安乐大帝的监督下全都重新分给了无地、少地的百姓。当然安乐大帝知道以那时的人口是不可能再以唐初时每丁100亩田地为标准分地,所以她按照增产后的亩产值计算,以足够让百姓活下来的标准将田地分了下去,总之先保障百姓们不至于被饿死。】
这段话一出,天幕下不少人都激动了起来。
特别是如今面黄肌瘦的百姓们更是眼含热泪,太好了,太好了,他们真的有救了!
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了生的希望!
然而李云乐却轻轻摇了下头,不够,这还不够。
佛、道两家互相攻讦一番也只不过是互相抓了下对方的错处,这番撕下来,按照越虐粉丝越死忠定律说不准两教的信众还越来越多了呢?
李云乐其实一向尊重每个人的宗教影响,但前提是不能有害于国家,更不能影响百姓的生活,宗教人士更不能有特权,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毕竟,凭什么他们不就是信仰了个所谓的神仙,就变得比普通人高贵呢?
她知道这个时代的百姓有多么的相信天命,鬼神之说更是根深蒂固,所以她对于宗教的目标从来都是彻底戳穿他们借着“神权”凌驾于众人之上的画皮。
不得不说李云乐对自己的确有着很深刻的了解,天幕接下来的话应证了她的猜测。
【高产粮种的推广以及给百姓分田给彼时担任司农寺卿的安乐公主带来了极大的威望,朝中再无人敢对安乐大帝掌管农事说三道四,毕竟他们一旦挑刺那就会被千千万万的百姓骂回去。安乐公主不做官,谁给他们分田吃饱饭?难道靠着他们那些废物朝臣吗?别说那些高产作物,他们不敢也不会给百姓分地。朝臣们只能闭口不言,在心中安慰自己司农寺卿总归只是个不大不小的官。】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安乐大帝折腾到这就结束,至少对两大宗教的折腾到此结束了,毕竟这一番收刮下来,他们也没剩多少田了。但事实证明安乐大帝从来不是只浮于表面的人。】
【宗教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信仰。安乐大帝知道只要民间对两教的信仰不绝,他们就能卷土重来。】
【之前说到佛、道两家之前互相举报,他们自然不可能只攻击对方侵占百姓田地,对对方的学说、正神自然是要攻击一番的。于是安乐大帝命人将这些言论都搜集了起来,然后再添油加醋一番联合他们为非作歹的那些事一并传扬到了全国各地。】
【于是百姓们惊觉,他们从前以为救苦救难的僧侣和道士们竟是这般的道貌岸然,不堪入目,对他们宣扬的学说自然也是怀疑不已。】
【而就在这时,安乐大帝借着中宗新登基应当有新气象的由头,决定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举行一场盛大演出——戏法大会。】
【初时,大家只以为这是安乐大帝讨好身为皇帝的父亲的手段,然而到了演出那天,他们却发现大会之上的表演竟是还原了从前佛、道二教从前忽悠百姓时展现的那些神迹!】
【说起来《大唐芳华》虽然是个雷剧,但有些部分还是拍得不错的,看了最新的片段,这一段倒是拍的很不错,我给大家看看放下片段吧。当然看下片段就行了,不要去浪费时间看正片,谁为这种垃圾剧增加了播放量我都会伤心的。】
很快天幕上便出现了一个装饰华丽的舞台,台下是摩肩接踵的数不清的百姓,而他们都专注的望着舞台中央的女子。
女子身穿石榴红齐胸襦裙,年轻朝气的脸上很是神采飞扬。
结合天幕所言,显然她便是这部“剧”的主角,也就是彼时还是安乐公主的“李云乐”。
李显对自家女儿充满了滤镜,不由跟身旁的李重润吐槽道,“这女子虽然也算美貌,但跟裹儿比还是差远了。”
李重润也沉浸在自家妹妹的“丰功伟绩”中,闻言点点头,“毕竟只是个戏子,定然不能跟妹妹比的。”
不远处的李云乐听到这番话,心中一囧,滤镜太强了吧。她看得出来,这位演自己的演员的确是顶尖女星。
虽然演技见仁见智,但的确貌美,星光也强不自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如今的她自然也是好看的,不美也不能得了《唐书》里“光焰动天下”的称号,但是她现在才14岁啊!也就是初中生的年纪,乳臭未干能美到哪里去?
不过很快几人都没有心思评价女演员的容貌了,因为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只见“李云乐”手上拿着一张空白的白纸,另一只手上则拿着个装着水的杯子。而当她将水泼上白纸后,那纸上竟是突然间显现出了几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