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因为自己的性别骂自己的人是他们愚昧,她是决计不会放在心上的。
至于武皇会为了所谓的民意杀了自己,李云乐觉得那更加不可能。
武皇是那种会那么在意民意的人吗?她要是真在意她当初就不会登基了!
于是李云乐当即开口,“陛下,安乐自然是要见见那些百姓,听听他们的意见的。安乐并未做错任何事,也相信百姓们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我们要相信百姓们的智慧啊!”
这番话显然惊到了不少人。
李云乐的这番慷慨陈词让原本信誓旦旦的武三思都心生怀疑她怎么一点不怕,甚至还如此的自信?难不成他们又猜错了什么?
不会的!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怎么可能比自己更加了解百姓?定然是她强装镇定。
李显听到李云乐的回答后自也是一惊,下意识想要开口劝阻。
然而想到自己的能力还不如女儿,当即决定闭上了嘴。
算了,他还是当个不拖女儿后腿,听话的好阿耶吧。
武皇却是合掌大笑,这一刻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望向了李云乐。
天幕虽剧透了李云乐的那些功绩,但武皇却只觉她有些才华,也有些运气。
毕竟那些高产作物被发现固然需要有她喜欢农事的缘故,但运气也很重要。若是李云乐没能发现那些作物,她也难达到天幕所言那般的功绩。
然而这一刻李云乐主动请缨,她才觉得她的确有些登基为帝的胆识。
她要么胆子大到不惧任何风险,或者她料到那些百姓不是为了反对她而来。
不管是哪种可能,都让武皇无比期待。
“既然你都都这么说了,那朕还担心什么?咱们先去见见庄子外的百姓,我们再去看你的研究院吧。”
武皇这话一出,可谓是盖章定论,无人敢反驳,一群人就这么朝着农庄大门走去。
他们很快来到大门口,然后便看见了大门台阶下被一众侍卫拦着的穿着粗布麻衣的百姓们。
百姓中绝大多数都是些男人,为数不多的几个是女性。
跪在最前方的俱是几个上了年纪、头发有些花白的男人,显然是这些百姓中最具权威之人,而他们手中竟都还拿着一张文书。
见到武皇的身影后,他们顿时磕头跪拜,口中喊道,“陛下圣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三思见状心道稳了,男子居多,有几个年纪还大了一看就是传统之人,必不可能赞同女帝的。
为了安全,武皇自是不可能直接去接见百姓,需要臣子先去询问具体情况。
武三思实在是有些迫不及待,有什么比亲手抓住能将李云乐送上死路的把柄更加让他开心呢?
他当即眼疾手快,对着武皇道,“陛下,臣愿替陛下问询这些百姓。”
说完,他便转身快走了几步下了台阶到了百姓跟前。
“你们来这是为了何事?若是没有什么正事那可是惊扰圣驾,那可是要治罪的。”
李显见状,顿时在心中大骂武三思狡诈。
他本也打算主动请缨去问询百姓,好引导一番将百姓们哄走。
但虽然一直被李云乐督促着控制体重,但他到底还是有些肥胖,于是远不如武三思灵活,没能抢过武三思,只能在心中扼腕叹息。
但他也没放弃,下了台阶,随时准备趁着武三思不备抢话。
武三思的话让在场的百姓很明显吓了一跳,不少人瞬间低下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只有为首的几个老人还稍稍保留着镇定,他们知道圣神皇帝陛下一向对百姓仁慈,除非他们犯下什么大错,不然圣神皇帝定然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最后由年纪最大的老人开了口,“这位大人,我们都是这附近村子的人,我是刘家村的里正,他们是隔壁村的里正,我们是为了那天幕而来。”
武三思顿时心头一动,果然是为了天幕而来。
他当即迫不及待道,“为了天幕?看来你们应当也看到了那所谓的第二位女帝登基,未来还让女子与男子平起平坐了,说吧你们是怎么想的。”
武三思特意强调了“男女平起平坐”就是为了激起眼前百姓的怒气,随后他期待地等着百姓们的话。
李显此时的心情则很是绝望,这武三思竟然还在火上浇油!
他怎么就那么胖以至于没有抢过武三思呢?这一次回去,他一定要减肥,不能再拖女儿的后腿了。
就在众人都注视着那老人之时,却见老人缓缓展开了手中文书。
“这位大人,俺们是来请愿的,这是我们的请愿书,请求陛下赦免安乐郡主!”
原本等着听到百姓反对李云乐的武三思顿时石化在了原地。
这些百姓脑子有病吗?他们竟然愿意未来和女子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