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顿了顿,眼神中透着坚定:“再者,我大姐也在,还有瑶姬姑姑。她们都是关心此事的人,也都是我的亲人,得她们都同意了,我才会去做这件事。毕竟这开启封印非同小可,多听听大家的想法,总归是稳妥些,也能避免不少麻烦。”说罢,织女静静地看向牡丹仙子,等待着她的回应,脸上满是慎重的神情。
牡丹仙子听着织女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心中暗自嘀咕,真不知道这八公主到底是变得稳重谨慎、思虑周全了,还是依旧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做什么事都离不开身边人的意见,仿佛没了大家的认可就没了主心骨。
杨婵和殷夫人躲在一旁,听到织女这番话,皆是微微一怔。
杨婵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她与织女接触不多,原以为仙女行事必然高高在上,不会将凡人放在眼里。可织女竟如此,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殷夫人的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一直以来,她守护着陈塘关,见惯了天庭的威严和神仙的疏离,如今织女的举动,让她感受到了一份尊重。她对杨婵传音道:“没想到这八公主竟是如此赤子心性,实在难得。”
杨婵微微点头,既生慈悲心,便是同道人。
天帝之女又如何,与父母不同路的儿女,多的是。
牡丹仙子笑道:“八公主,你这要把一圈人的意见都问个遍,早知道是这样,我还费这劲儿带你到天上走这一遭做甚?直接把大家召集起来,将事情原原本本说清楚,再一同商议不就好了,也省得这般麻烦。”牡丹仙子一边说着,一边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之色,可看着织女那认真的模样,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现实。
织女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容,说道:“牡丹姐姐,我一开始还以为你是带我上来好好玩耍一番的,哪里知道你是要跟我说这么重要的事儿呀。要是早知道,我肯定就建议你别带我上来了,咱们留在地上,把大家聚在一起说不就成了嘛。”她歪着头,一脸俏皮的模样。
牡丹仙子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说道:“事情你确实可以跟大家说明白,就说我们要打开封印,除掉那些妖兽,这对陈塘关来说的确是件好事。可关于高禖之道的事儿,你千万不能说出去。知道的人多了,难免会生出许多事端。若是被心怀不轨之人知晓,恐怕会带来不少麻烦,我们必须得谨慎行事。”说完,她目光紧紧盯着织女,满是叮嘱之意,生怕她不小心说漏了嘴。
织女轻轻点了点头,坦然说道:“牡丹姐姐,关于这高禖之道,我定会努力去争取。若是有幸能得到,那便是我的机缘和命数。可若是最终失去了,咱们也不必太过介怀。毕竟金梭陪伴我这么多年,我却一直都没察觉到其中蕴含的道韵,或许,我本就与这高禖之道无缘吧。”
牡丹仙子会心一笑,并不将织女的话放在心上,娘娘既然说八公主与这高禖之道契合,便必然是不会有问题的。
织女微微抬起头,望向远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已将得失看得很淡:“强求来的道,未必适合我。若是无缘,即便得到了,也未必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我身为仙女,自当顺应天命,尽人事便是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能坦然接受。”说完,织女转过头来,看向牡丹仙子,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中,有着超脱的豁达。
瑶姬和绛女在外面,将织女的话语一字不落地听进耳中。
绛女的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满是对小妹妹的宠溺与欢喜。在她看来,织女能想到依赖自己,这是对她这个姐姐的信任。她想到,织女这孩子,心里还是有我这个大姐的。
瑶姬则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温和。织女心性淳朴,心思单纯,万万年都保持着这份善良与纯粹。即便那高禖之道,当真到了织女手中,恐怕事情也不会如王母所愿的发展。
两人静静地站着,虽然所思所想截然不同,但都在为织女的长进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东华帝君则盯着织女手中的素色云界旗,若有所思。
这旗子,还有一个别名,唤作聚仙旗。
瑶池
王母娘娘感应到牡丹取出了素色云界旗,不过,东华帝君也在那陈塘关,便晓得这旗子多半是起不了作用。
她布下的后手,有些连牡丹都不晓得,否则这场戏就做不真了。
但是,应该瞒不过东华的眼睛。
说到底,杨婵这个孩子行事多少还是不稳当,若是寸心出手,定不会让那混沌碎片之事闹得天庭都晓得了。
想起那个孩子,王母娘娘的眼神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杨婵作为瑶姬与凡人的女儿,她的存在本就挑战了天庭天条的威严。王母娘娘身为天庭秩序的捍卫者,心中自然对杨婵的特殊出身介怀不已,这层身份犹如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一道无形沟壑。
然而杨婵眉眼间与瑶姬相似的神韵,总会让王母娘娘的心悄然泛起一丝涟漪。
若非如此,她也不必如此费心,左右互搏。
绛女、巧女、织女三个孩子皆已入局,后面便要看她们自己挣扎了。
劫数不能躲,只能硬着头皮往前撞。
王母娘娘双手紧握扶手,关节泛白,她的内心如被烈火炙烤。
作为瑶池之主,她拥有无上的权力,可面对女儿们的劫数,她却仿佛被束缚住了手脚,无能为力。
她曾试图以天条戒律警示女儿们,让她们远离危险与诱惑,可命数难防。
她想起孩子们小时候,在她身边嬉笑玩耍的模样,那时的她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如今,却一个个即将遭受苦难,她多想伸出援手,将女儿们从劫数中拯救出来,可她深知,这劫数若强行干预,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绛女那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模样,在天庭众人面前,永远是强硬的姿态,仿佛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她。可王母娘娘太了解自己的大女儿了,她深知绛女那看似无坚不摧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柔软且容易受伤的心。
一旦遭遇情感上的背叛或是信任的崩塌,绛女那伪装的坚强便会如纸糊的一般,瞬间破碎。
再念及巧女,这孩子自小就爱调皮捣蛋,行事叛逆不羁,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没少让她操心。可在那叛逆的表象之下,巧女实则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一旦认定了谁,便会掏心掏肺地对待。
也正因为这份重情,巧女纵然有一腔孤勇,可面对重重困境、步步陷阱,又能支撑多久?
最后想到织女,这孩子平日里总是一副温婉柔顺、与世无争的样子,在天庭中安静纺织,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她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子。可王母娘娘明白,织女看似纯善,实则心中有自己的主意和坚持。即便知道违背天条会遭受严惩,却依然义无反顾。
如今织女陷入的劫数,王母娘娘知道,以织女的性子,定是不会轻易低头妥协,可这也意味着她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这劫数于她而言,又谈何容易度过。
王母娘娘多希望能替女儿们承受这些苦难,可天命难违,她也只能盼着她们能逢凶化吉,平安度过。
泪水在王母娘娘的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