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 > 第26章 迁齐国地

第26章 迁齐国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因如此,收回此三关,才是君臣万年之道。”傅说大声说道,“命三家或在半岛重建关隘,或回朝为官。”

“岂非明升暗降。”闻仲摇头,经营多年的关隘不要了,去新生之岛,心中怎可能没想法。让人家回朝,就更不行了,回来以后得给个什么官才行。

“大王,腹地之内绝不可有异姓总兵镇守,否则我朝根基必然不稳。”

“如若这么干,以后不会再有开疆拓土之举了。”

两人意见相反,十分罕见。

人皇妙听着两方各执一词,在脑中不断描摹东胜神州的地形,突然想起,“齐国可已经划定了疆域?”

“却已划定,乃是三关之外自北向南的海疆之地。”傅说回想片刻,肯定答到。

“好了,别争了,所拓之土皆属齐国。”人皇妙挥了挥手,将千里之土定了性。

“怎可如此划分。”傅说还要争辩,“即便当初将海疆划给了齐国,这新生半岛也该独立在外,分属庙堂才对。”

闻仲走出门外,取来一副地图,将那新生半岛也手绘上去,半岛所在位置,确实是齐国国内,不与大商相连。

“这……”

阿妙长叹一声走下高台,拍了拍傅说的背,“大争之世,咱们君臣先得守规矩。”她自然知道傅说所言,字字珠玑,皆为庙堂着想,但是不合当今之时宜啊。

大商自有先例,分封之国所拓之土,庙堂不取。这是夏以来的惯例了,如此才有如今的人族广大疆域。

否则,谁也不愿意去开拓那偏僻烟瘴之地,与妖魔鬼怪作战。毕竟打下来发展几代后,会被庙堂拿走,对于他们而言等于几代人的心血付之东流,完全是无用功。

“那三关何如?”傅说反问,这三关已为内陆腹地,是不争之事实。

“自然还是大商边关。”闻仲说道,理所当然。

“李姓不可再主政陈塘,否则内外交通,必然生乱。”傅说再次提及此事,这是他的底线。李靖与齐侯的关系,会成为将来霍乱的根源。

“李家世俗势力并不强,只剩下李靖一家而已。”闻仲不知,傅说为何针对陈塘李氏。这一家,从未有过任何前科啊。

“名义也不能留,天帝看中他,李靖随时可能上天为天帝之臣,他的三子中,也有两子随阐教修行,将来位列仙班是迟早之事。”傅说极力劝说大王,撤了李靖的总兵官,先放在眼皮子底下,再看天帝如何出招。

“傅说,你这话,你自己听听讲不讲道理,是天帝看中了李靖,不是李靖叛国,怎能以此为由惩罚忠臣。”闻仲被气的背身,不再看傅说那张正气凛然的刀疤脸。

“罢了,两位爱卿莫要相争,事缓则圆。”人皇妙见吵出真火了,出言拉架,“先召李靖还朝述职,令副将代管诸事。令殷知子迁齐国于新生半岛,此岛赐名齐岛,国民皆随之上岛安居,即刻办理。三关之事暂时搁置,对了,李靖还有一个在家的儿子不是,一起叫来看看。”

明天还要上问天台,见那天帝,人皇也想养精蓄锐,不想听俩人吵一宿。

瑶池

仙雾缭绕,繁花似锦。

东华帝君与玉帝之间起了不小的矛盾,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王母娘娘深知此事若不及时调解,后果不堪设想,便特意在瑶池设下宴席,邀请东华帝君前来。

彼时,东华帝君面色冷淡,虽依约而至,周身却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

王母娘娘微微叹气,语重心长地劝道:“帝君,忆往昔,吾等与陛下皆起于微末之际。彼时,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历经风雨如晦,共克艰难险阻,情谊笃厚,胜似手足。曾于那硝烟弥漫之战场,生死相托,携手御敌,何其乐也。今时今日,帝君缘何因一时意气,与大天尊针锋相对,僵持不下?往昔患难与共之情,深厚非常,岂可为些许龃龉而轻易抛却?”

王母娘娘见东华帝君并未立刻回应,便微微抬手,示意站在一旁的牡丹仙子上前。

牡丹仙子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地走上前,她先是恭敬地呈上精心准备的仙果,随后又双手奉上色泽诱人的蟠桃,轻声说道:“帝君,请品尝。”

东华帝君神色淡漠,目光平静地看着牡丹仙子递来的仙果和蟠桃,并未伸手去接。他微微抬眸,眼神中透着疏离与淡然,端坐于座,身姿挺拔,未有丝毫缓和。

王母娘娘无奈再言道:“帝君当念及昔日同甘共苦之谊,莫要再如此执拗。天庭之大业,任重而道远,诸多事务盘根错节,千头万绪,非一人之力可为之。唯有我等齐心协力,和衷共济,方能保天庭安稳,佑苍生太平。若因内部矛盾频生,致使离心离德,伤了和气,日后何以应对诸多未知之挑战?还望帝君以大局为重,瞻望前路,放下成见,与陛下重修于好,共护天庭之昌盛。”

东华帝君神色冷峻,目光如霜,丝毫未因王母这番肺腑之言而有半分动摇。他端坐在席,身姿笔挺,仿若一座不可撼动的巍峨高山。

只见他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抹决然,语气冰冷如寒潭之水,缓缓道:“昔日并肩作战之情,我岂会忘怀?然今时不同往日,玉帝之举,实难让我苟同。天庭诸事,他独断专行,全然不顾我等昔日共守之规,如此行径,叫我如何能放下成见,与之再度携手?这并非我一时意气,而是关乎天庭未来走向、万千仙众福祉,我又怎能轻易妥协?”

王母娘娘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她微微蹙起眉头,面上露出几分无奈与感慨。

东华帝君微微侧头,目光望向瑶池之外那片浩渺虚空,周身散发的气息仿若拒人于千里之外。

沉默片刻,王母娘娘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帝君,我深知你心中义理,亦明白你所坚守的正道。玉帝如今行事,确有失偏颇,让众人多有怨怼。可天庭偌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此时内部失和,引发动荡,受苦的还是万千仙众黎民。”

牡丹仙子侍立一旁,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指节泛白,贝齿轻咬下唇,欲言又止,因自身位卑言轻,不敢贸然出声。她深知东华帝君性格坚毅,一旦认定某事便不会轻易改变。他对玉帝的不满由来已久,且涉及到他所坚守的原则和理念,不会因为王母娘娘的一番劝说就立刻放下成见。

王母娘娘挥散彩玉,与东华帝君在瑶池高处俯瞰凡间,只见人间多地灾象频发,洪水肆虐冲毁村庄,山火蔓延焚毁山林。王母娘娘面露忧色,轻声说道:“帝君,你看这凡间,近日灾祸不断。往常这般异象,皆是天地灵气失衡所致,而天庭作为三界灵气汇聚与调控之地,若内部不和,恐难维持灵气稳定,长此以往,凡间灾祸恐将愈演愈烈。”

东华帝君那一贯冷峻的面容上笼罩着一层阴云,透露出深深的忧虑,眼眸变得暗沉,紧抿着嘴唇,脸上的线条更加硬朗,显示出他内心的沉重。

王母娘娘继续说道:“帝君,如今天庭内外交困,局势严峻非常,为护三界周全,避免混沌入侵,致使天地灵气进一步失衡,你那八个侄女,每日皆于星河之间,不辞辛劳地编织云霞天衣。其编织所用灵丝,采自天地灵蕴最醇厚之地,经你那侄女们以仙法日夜凝练。每一件天衣织就,皆能化为一方灵障,护持凡间一地,抵御混沌之气侵蚀,稳固天地灵气脉络。可即便如此,那东海洪荒碎片自封印而出,仍旧干扰了一方灵气浓度。”

“封印?”东华帝君愕然,掐指一算,“蚩尤所留最后一处封印竟破了,炼妖壶居然···”

王母娘娘点头,“本代人族圣人执念传人,正是瑶姬之女,杨婵。她误打误撞进了炼妖壶所在封印,因缘巧合之下,将那洪荒碎片放出,放置于东海,天地灵气已然失衡。而且,远古及上古之时遗留的封印,皆有异动,那洪水、山火便是明证。”

东华帝君看向王母娘娘,“娘娘的意思是?”

“天庭乃天下灵气汇聚之地,洪荒碎片理应归于天庭,方不至于引发凡间灵气动荡。”王母娘娘如是说道。

牡丹仙子心中一突,连忙看向东华帝君,果然见帝君脸上一抹嘲讽之色划过。

东华帝君目光平静,缓缓开口:“世间诸事,皆有因果。依这因果之论,洪荒碎片既已现世,寻得它、将其带回洪荒之地的,便有处置之权。旁人贸然插手,反倒易生变数,乱了因果。”

他微微一顿,“至于碎片现世,致天地灵气震荡,此乃天庭分内之事也。天庭者,为三界秩序之维系者,调和灵气,保世间之安稳,责无旁贷。此吾等应尽之责,岂可将碎片据为私有?”

王母娘娘闻言,神色微变,眼眸中闪过一丝挣扎,“帝君所言,虽有道理,可洪荒碎片干系重大,若是落入心怀不轨之人手中……”

东华帝君目光坚定,直视王母,“我们不能因担忧莫须有的隐患,就违背因果。”

王母娘娘沉默良久,“既如此,便依帝君所言,此事,不再强求。”

听到东华帝君一番言辞,条理清晰地阐述因果,牡丹仙子心中暗自钦佩帝君的睿智与公正。

然而,她目光悄然转向王母娘娘,那微微蹙起的眉头、眼底一闪而过的不甘,皆被牡丹仙子敏锐捕捉。

瑶池之宴虽说不至于不欢而散,但王母娘娘并未能如玉帝之意,令东华帝君回心转意,与之重修旧好。反而,提起那洪荒碎片,引的东华帝君更加离心离德。

牡丹仙子不知王母娘娘今日为何如此,毕竟东华帝君的性子,王母娘娘了若指掌,今日求和睦之语浮皮潦草,反倒提起不相干的洪荒碎片与杨婵来。她不知王母的意思为何,自南极长生大帝入天庭,娘娘行事,她便看不透了。

但她深知,王母娘娘向来掌控欲极强,在天庭诸事上多有主见,又怎会这般轻易就放弃对洪荒碎片的争夺。

牡丹仙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她知晓王母娘娘手段颇多,如今表面应下,怕是在暗中筹谋对策。若王母娘娘再行强求,恐将再起波澜,不知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她不由得想起瑶姬长公主,若是长公主还在,定然能劝阻娘娘。

东华帝君自瑶池而出,直奔南天门而去,化为一道流光,往星河去了。

王母娘娘看着那道流光,心中叹息,只盼引帝君之力,凭帝君之能,以帝君为天下黎民之心,定能看破那云霞天衣不过是一桩障眼法,天不补齐,早晚挡不住混沌入侵。

只要东华帝君回凌霄大闹,她便可以趁势接回八位仙女。

可怜她的女儿们,为天帝与自己的私心,受过了。

过去,天帝言出法随,他的意思便是天条。而王母之道,在于恪守天条、秉持天条,维系仙界的稳定与威严,让仙界的万千生灵在有序的规则下繁衍生息,不致陷入混乱无序的泥沼。这一理念贯穿她的所有决策,在处理仙界事务时,她以天条为尺度,赏罚分明,绝不徇私,以此确保仙界的长治久安。

然而,天帝既然失去了言出法随之道,他便不再是天条了。王母思忖,吾以法为尊,法变则吾变,道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