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所有人对庆严装病的现状心知肚明。
庆严深情款款地想要握住日和的手,“过些时日,我再来你宫中多陪陪你,好叫日和得偿所愿。”
“讨厌啦,哥哥喝药。”日和率先洞察庆严的想法,一勺子舀起苦汤就往他嘴里塞,不着痕迹地避过他想要十指相交的动作。
……
“臣观朝政堆积,陛下重病,竟有十几日不曾召见我等。国事不可荒废,臣请求陛下为国计,请出宗室亲王代为处理朝中事务!”
此言实在是大逆不道!
这还不是大名变成吉祥物的时代,别的臣子只敢讽谏,生怕惹了君王厌烦,偏偏此人胆大包天。
大名一系的臣子目光不善地看过去,区区正五位小官,朝中大事哪里有你插嘴的地方。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其他派系推出来的舌头,真要他们这些高层亲自下场对话,反倒是自降身价了。
这小官很快就被大名势力压了下去,他的发言连点水花都没有溅起。
庆严大名只是贪恋美色、疏忽朝政,在这些男人眼中虽然不似明君却也没有昏庸到让他们生出造反的念头。
帝王和臣子本身就是互相拉锯,此起彼伏的关系。
朝臣可以容许帝王的势力被迫缩水,但直接把人家提出棋盘?
那可不行!
请出宗室这个提议被否决。
陆陆续续又有其他人站起,提出由大臣代掌朝政,并且提名了数位上三位大臣。
今天朝会的重头戏也要正式开始。
左右大臣,左大臣元秀树,三十五岁,元家目前的继承人,前任家主的嫡次子。
右大臣菊宗一郎,五十四岁,菊家家主,超长待机四十余年,在朝中声望极高。
大纳言花禧一,四十二岁,花家老家主的长子,从乡野上杉走出来的贵族,在任六年,算是朝中的务实派,对于权力斗争不太敢兴趣。
由这三位大臣共同执掌朝政,互相制衡,防止任何一方势力过度膨胀,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当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掌政大臣的位子不可能一个都不给大名留下,所以他们也十分默契地等待对方提交心仪人选。
“陛下曾言,与中宫夫妻一体,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
以太郎丸为首的臣子们拿出大民这个靠山为中宫掌权背书。
“今日陛下垂拱,理当有中宫摄政,此谓之二圣!”
“这……”
有大臣面露不虞,女子掌权并非少见,但她们更像是臣子摆在朝中的吉祥物,一件男性皇权过渡时摆上台的装饰。
让中宫参与朝政是否有些不妥?
而且,之前的女姓大名能够上位,都是因为皇室成年男子死亡,可以继承大名之位的孩子还小需要母亲代为掌权。
可咱们大名这还没死呢!
有顽固老臣开口试图阻止,“中宫摄政,这是将大名置于何位?妻于夫上,于理不合!”
是的,毕竟是有着女性不可走在男性身前或者并肩而行,妻子不能比丈夫要高规矩的皇室,总有迂腐之辈,见不得日和上位。
太郎丸眯眼,“此乃陛下口谕,老大人满口都是圣人之言,却要违背圣人之意吗?”
“老臣不敢。”
老臣子跪下告罪。
摄政三臣中,左大臣抚手道:“中宫娘娘贤名远播,如今又得到陛下首肯,参与朝政自然名正言顺。”
他和有偏向的老爹不同,宫中生下务严亲王的女御和明子女方都是他的异母姐妹,生下太子的中宫和生下日和的玉子也只是异母姐姐的女儿。
总之,有继承人大哥在,左大臣只是元家家主的一个普通儿子,没必要和宫中复杂势力有牵扯,这也代表了,虽然他和谁都不亲近,但也没有冲突。
至少,此时此刻,日和的身份是左大臣外甥孙女,有同血缘的人上位,行事肯定比没有关系的陌生人上位强。
左大臣表了态,一直表现有些沉默的大纳言也是难得出言肯定,“中宫虽然行事天真,但也有对民众的赤子之心,娘娘摄政,臣没有异议。”
2:1
两位同僚面对中宫都给出极高评价。
右大臣此时也不会愚蠢到跟所有人唱反调,“既然如此,老夫也同意。”
那么——
“陛下病中,国事不可断,臣等恭请娘娘临朝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