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乾佑这边嘱托好了,李世民非常好心的抽出一点的时间关心一下李倓:“早上出来的匆忙,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李倓手上的绳索已经解开,他抬头看向李世民,眼中微红,问道:“他为什么喊你太宗陛下。”
李世民早料到他一定会问这个问题,直言道:“你心中想必已经有了答案”
李倓浑身发抖,大约是激动的,也可能是气的。
他咬牙:“你骗我。”
李世民也不恼:“我骗你什么了。”
“你骗我,让我帮你一个忙。”
李世民做无辜状道:“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你这是让我帮你一个忙吗?你这是拿我做鱼饵!”
“嗨呀,都是为大唐做事情,不要计较那么多。再说了你不用担心你的性命,我肯定能保你全须全尾的回去。”
若是别人说这个话,李倓半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但是太宗陛下说这个话,他还是可以相信一下的。
但他还是委屈。
“我以为你是陛下的私生子,趁乱自立为秦王。”李倓委屈的像个被抛弃的金毛,又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怪不得我问别人,秦王究竟是什么来头时,他们都支支吾吾的,不肯和我明说。原来只有我被蒙在鼓里!”
“所以房大人和杜大人就是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屈将军是屈突通,程将军就是程知节。那崔大人是谁啊?”李倓问道。
李世民答道:“你说崔光远?他是本地人,你们的京兆尹。”
两人说话时完全没有防着崔乾佑的意思,不过两人的对话越说越让崔乾佑心惊。
妈呀,这不仅仅是太宗陛下来了,还有能进二十四凌烟阁的功臣也来了不少啊!
崔乾佑第一次无比庆幸自己投的快,也没有想着直接跑路。
对面可是开国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天策上将和他的贞观天团。
他何德何能能以一人之力打赢这样的团队啊?
他更加不觉得安禄山能打得过太宗陛下。
等到太宗陛下收复大唐山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宗陛下找他秋后算账,他跑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若说之前他还是被李世民抓着七寸胁迫,那现在就是自愿了。
潼关算是解决了,魏征出使还在找人,出征睢阳的事情正在筹备,时间空出了一小块窗口期,李世民也不准备将这段时间混过去。
勾引田乾真的鱼饵已经洒下,玄甲军已经在大唐西城门架好鱼竿,等着鱼儿上钩了。
第二日的黄昏,果然在长安西方出现了燕军的影子。
毕竟,自崔乾佑打了大败仗,田乾真就有了别样的心思。
在此之前,他们两虽然没有明面上的从属关系,但是大军中默认,崔乾佑是老大,而你田乾真是老二。一是因为崔乾佑与安禄山更近一些,二是因为崔乾佑出身博陵崔氏,而他出生于雁门田氏。
虽说此时世家已经落寞许久,但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千年来世家的地位,并不因为一时的落寞而发生改变。
田乾真不满,攻陷洛阳时他有先登之功,他崔乾佑算个什么东西?
只是不满归不满,前面一直在打胜仗,他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动摇军心。
但是现在崔乾佑打了败仗,而且是惨绝人寰的大败仗。
田乾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那日建宁郡王被俘的消息传来,田乾真就想要将此功归到自己的身上,只可惜抓到人的士兵是崔乾佑的手下,他抢不到这个战功。
正当他气恼呢,有人跑来来告诉他,说崔乾佑崔大将军埋在长安的探子送来消息,唐军要护送太子的长子广平王李俶西逃。那人说,崔乾佑正悄悄点兵,准备去西方拦截,若是运气好,说不能还能再带一个郡王回来。
田乾真的七窍玲珑心顿时转动了起来。
抓郡王这种事,只要是参与了,就很容易拿到功勋。
即便是拿不到头功,混个次等也是好的嘛。
说干就干,他连忙赶到崔乾佑的住处求见,得到的却是崔乾佑的拒绝。
田乾真推开阻挡的人就往里面闯,门一开,他就看到了满身盔甲的崔乾佑。
田乾真假笑:“崔兄这么晚了,突然披甲带盔,难道是有敌军袭扰吗?”
崔乾佑也假笑:“并没有,我只是试一试兵甲而已。”
我信你个鬼。田乾真如此腹诽。
“听闻崔兄抓到了一个大唐郡王,田某特来恭贺崔兄,此等功勋,怕是可以高升了。”
崔乾佑道:“不敢,崔某刚吃败仗,抓到一个郡王最多也就是功过相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