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好熟悉的名字。崔光远在头晕眼花中,还忍不住想了想。
李世民往高位上一坐,身子一板,视线一扫,问道:“如今城门守军几何?”
无人回答。
能回答的崔光远正趴在地上怀疑人生。
就这么些时间,李世民脸色苍白了些,忍不住咳了两声。
长孙无忌立刻拿着桌上的茶壶,为李世民倒了杯水送到跟前,关切道:“殿下?”
“无碍。”李世民只是捂着嘴又咳了两声,见崔光远呆住了,一下子问不出话儿来,只能先从家常唠起,“你叫什么?”
“殿下问你话呢。”尉迟恭似是还要上前将崔光远拎起来,只不过被长孙无忌阻止了。
崔光远终于有了一些反应,回答道:“回殿下,京兆尹崔光远。”想来他大小是个宗室,大概有个王爵,既然他的下属都喊他殿下,跟着喊声殿下不会有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斟酌用词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做的京兆尹?”
“天宝十二载。”
李世民三人面上颇有异色。
“到今年做了几年了。”
“三载不到一些。”
“咳,如今与武德九年相差多少年?”
“呃?”这什么问题啊?崔光远的文采还算不错,但算数着实不好,算不明白。
“问你就说话,愣着干什么。”尉迟恭斜着眼看着崔光远,语气十分的不屑,他看着崔光远,只觉得这个守城门的,犹犹豫豫,娘们唧唧的,一点也不爷们,更不要提将军风范了。
“好了敬德,你再这么吓他,殿下问不出话来了怎么办。”长孙无忌出来打圆场,他温和的将崔光远扶起来,安慰道,“敬德行伍中人,性子粗了一点,将军莫怪。殿下也非暴虐之人,你不用怕,好好回答殿下的问题,殿下不会怪罪于你的。”
此人很会邀买人心。崔光远心中不禁警惕起来,想了想才回答道:“臣算数不好,大概百来年吧。”
百来年啊,三人又对视一眼,均是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三分感叹三分不解三分担忧,还有一分是对未来不明的一丝丝兴奋。
没想到是未来,竟然是未来。
如果是未来,那么史书工笔,他们的秦王殿下会是怎样的呢?
“叛军是怎么回事。”家常唠完了,李世民切入正题。
“殿下当真不知道?”崔光远疑惑地抬头,看向上位坐着的那位与当今圣天子三份相似的脸。
尉迟恭竖目怒道:“让你说你就说,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崔大人也是我大唐的重臣,一会儿抗敌还要仰仗崔大人的禁军。”李世民又摆摆手拦下了尉迟恭,道,“至于敬德,我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你。现在敌情不明,你立刻去点上一支小队,先替我探一探叛军的深浅。”
“哦对了,不该说的不说,等我命令。”
“好嘞,臣领命。”尉迟恭又开心了,随便抱一下拳就往外跑。
尉迟恭出门点人,崔光远也不敢拦,脸上风云变幻,心中百转千回,化作一句小心翼翼疑问:“敢问殿下,是,是哪一位殿下,所传圣旨又是什么内容?”
崔光远虽比不上杨国忠只手遮天,也算是大唐中枢。宗室确实人多,但是有实权的没几个,手中有军队的就更少了。
作为大唐高级官员,统管京畿道,崔光远与几位殿下都打过照面,至于眼前这位殿下,是真的没有印象。
此时,崔光远还没怀疑自己眼前几位是假冒宗室,毕竟宗室好假冒,带着杀气的八百精锐假冒不了,那位被称为敬德的将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气假冒不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与当今天子相似的脸假冒不了。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眼前这伙人究竟是哪一路殿下。
若是圣上还没有完全放弃长安,那么或许,岌岌可危的长安城,尚有一线生机。
对于崔光远的问题。李世民与长孙无忌的眼神互相抛来抛去,快抛成媚眼了,都在试图交流对方怎么想。李世民作为殿下,不便直接出面,所以只能由长孙无忌出面,温和笑答:“我主乃大唐秦王。”
至于圣旨,他们哪来的圣旨,不过是用来唬人的罢了。
“放肆。”崔光远突然硬了起来手按上剑柄,“宗室什么王都有可能有,就秦王不可能有,你们究竟是什么人,竟敢冒充宗室!”
几人心中一紧,紧得当然不是崔光远的态度。李世民皱着眉道:“为何宗室不可有秦王?”
难道是因为他做出的事让后世帝王起了戒心?
那现在在位的是谁的子孙,是自己的,还是李建成的,总不能是李元吉的……
若是自己的还好说,若是李建成的,那可就难办了……
只有崔光远觉得可笑,心道对面冒充宗室竟然还挑个最不可能的封号,未免水平太次。
他断然抽出佩剑,指着李世民,冷声道:“自太宗即位以来,为避太宗讳,秦王这个封号就再不启用。你等竟敢号称秦王,冒犯太宗,真是罪无可恕。”
只是看到李世民那肖似皇帝的脸,骨子里带的尊重让他无法下手。
崔光远只能义愤填膺地看着两个大逆不道的冒充者……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