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爱菊花,三年一次的前往悬空庙赏菊,因此庆国上下都以爱菊为雅事。
除却悬空庙下的菊花,全国最好的都在靖王府了。
粉白黄紫在这里都算俗物,靖王年年出新招,去年养出了墨菊惊艳京都,今年稳定发挥让绿菊面世。
消息一出,不等靖王府相邀,京城雅士们就纷纷送拜帖请求一观了,王爷乐呵呵的办个赏菊大会,都是朋友,不能让想看的看不着。
想进赏菊大会,简单也简单说难也是愁煞人。简单在于,到府宾客不论身份家世,不必有权势富贵,只要府里贵人认你是朋友就能前往。这府上四位贵人,你只要交好其一就有了入场券。
可难也在这点,能入这家人眼的,必不是市侩俗人。因此能去赏菊大会,也是彰显风骨的美谈雅事。
听家丁这样讲,范闲受宠若惊。
如今的自己只是个边野之地初入京都的小毛孩,这样看来能收到靖王府的帖子是分外殊荣了。
也正是这样反常的事,使他心底又冒出了那个念头,李承泽莫非一起回来了?
这边的弘成也觉得反常,兄长眼光极挑剔,怎的忽然对陌生人起了兴趣,甚至亲自下帖相邀?
李承泽正提笔写字,只敷衍他司南伯长子年幼奔波,叫小孩子一起乐一乐罢了。
李弘成被感动了,哥你真是好哥哥,真有哥哥样。李承泽看不得他的傻样,使唤他去研墨。
他藏了私心不足为外人道。
冥冥之中,他总觉得红甲骑士带来的人,就是他梦中见不到脸的少年,终日猜测不如邀来一见解惑。
可是他并不知道那人的相貌,见到了怎样分辨是不是呢?
李承泽支着下颚,还是能认出来的,他想,即使相隔千里万里,不知相貌年龄,甚至从未有过交际,也一定能认出来,这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人活一世都被看不见的命运丝线缠绕着,万事万物互为因果,该走的路,一步也不会偏,这是李承泽的人生信条。
只是,若真有缘,为何让人念念多年才得解惑呢?
今我梦中无闲人,山隔海阻恨不闻。
弘成抬头看见兄长的神情,知道他又痴沉在自己的思绪中了,赶忙抖机灵打岔。
幼时庙会,父亲母亲带两人出游被方士拦下,那方士说李承泽体弱多病是因为有一半魂魄在另一个世界,此生多愁善感,要少思少虑才是长久之相。
这话不假,李承泽最爱独自发呆,他说自己脑海里有另一个世界,李弘成不懂,但时常觉得兄长身上有悲伤萧索之气,瞧着让人伤心。
这些年来,王府上下都有意无意的哄着逗着李承泽,只求这位小主子安康长生。
“哥你让在后湖布置的亭子好了,要不要去看看”弘成替他在帖子上盖了印,将人拉走了。
赏菊大会这天,靖王府门口分外热闹。
范闲来至府门口,看见有四位帽插鲜花作礼的侍从分立门外,顿感新奇。
“靖王讲究人呐,门口两对童男童女,放这儿四个迎宾的?”
“何为迎宾?”若若歪着头“他们是王爷王妃和二位公子的贴身侍从,来替主子迎客的,”她拿出袖中的帖子“比方我收到的是王妃的邀约,便去找拂云姑姑,她会安排人领我入府,这样就不会有客被怠慢了”
“原来是项目检票员”范闲评到“那我去找谁?”
“右手靠里站的小哥”若若话音未落就出了车厢“哥我看见熟人先走了”。
范闲下了车,今日里来的人员纷杂,有富家子弟也有民妇货郎,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在这皇权巅峰天子脚下,也有这样的众生相,这一刻最接近于他前世所求。
一时感慨万千。
接他帖子的小哥也是前世未见过的生面孔,谦和有礼轻声细语,让人引着他往府内走去。
我大概是贱的,范闲想,有点怀念快剑那张冷脸了,不知一会儿能不能见到。
靖王府的规格比他印象中大了许多,人头熙攘但又被安排的井然有序,别有一番生趣。
步至花园置身花海,范闲还在恍惚。
许是路线不同,他不确定是否路过了当年两人相见的庭院,该如何找到那人呢?
院中人一簇一簇的拥在一起交谈,不时发出轻快的笑声,小孩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大人们相互见礼,府婢捧了食盒,言说是王妃的新巧思,品尝的宾客都赞不绝口。
人间烟火气。
独范闲小小一个,举目都是陌生人,仿佛被搁在人群之外,心下不爽,烟火气是好的,但人多了显得孤独又是不好的。
开溜吧。
说走就走,范闲专寻着人少的岔路拐来拐去,脚步轻快,一会儿就甩开了人群。
习武之人耳力极佳,范闲听到了水流声,脚步不受控制的迈向那个方向。
过了几处影壁院门,房屋渐少,地势开阔,湖泊一角露出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