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久等了,让闲儿好想”他自顾自的给柳姨娘见礼,又伸手去捏弟弟的脸“思辙也是一如既往的圆润呐”
一通自来熟,把这母子两弄蒙了也不管,又直愣愣的上去和范建抱了个满怀“老爹啊,我想死你们了”
范府上下骇然,这大公子果然与众不同。
范建也是笑眯眯的,“范闲啊,一路劳顿辛苦了,进府说”
假的那么真,这感觉真舒坦。
范闲仰天大笑,提心吊胆了一路,如今见到旧时家人没变,心里悬的大石头落了地,脚步也轻快起来。
迎风家宴后,范建将他单独叫入书房详谈。
“一路见过什么人吗”
“不曾见过”不像上次被半路拉去庆庙
“知道此次进京为什么吗”
“来当伴读”范闲眼观鼻鼻观口,他这老爹还是喜欢拿腔拿调
“范闲”范建长叹一口气“你祖母说你早慧,那我就把话说明了,你这一进宫,就算是把整个范家担在肩上了”
“儿子不敢”范闲给出得体的答复
“不是你敢不敢,是你不得不,你入宫做伴读是恩典,但被谁选中由不得你做主,无论哪位贵人选中你,你与整个范家都即刻化为贵人一党......”
“敢问是哪两位贵人”范闲截停了老爹的滔滔不绝,这套他太懂了,他更想知道他会见到谁。
“自然是太子与二殿下”范建被打断微微皱眉
“这二位啊,爹你放心吧,拿捏他俩易如反掌”范闲打着哈哈
“放肆”范建跟他拍桌子“那是皇子,你这样是要全家跟你掉脑袋吗”
眼见老头要生气,范闲赶忙正色道“爹您放心,我在外面一定极恭敬的,您不如讲讲您的打算?”
父子二人夜话不提。
范闲这一大张旗鼓的入京,京中许多勋贵子弟纷纷递上拜帖。
“一群十几岁的小孩,也学着大人四处结交”这话从十二岁的范闲口中说出有些滑稽,但他是真心不喜这类行迹。
一叠眼生拜帖之中,一份熟悉的落款映入眼帘,“靖王世子”范闲捏在手里“弘成啊妹夫,我现在没心思见你,晚些我在上门”说罢未曾翻看放置一边了。
因为门外有人传话,说二殿下请范公子过府一叙。
范闲激动的在原地团团转。
来了来了来了。
阔别数十年的重逢近在咫尺,范闲却近乡情怯起来。
如今红楼尚未出版,也没有诗会让他再作登高,普通一见他是否能入了这位挑剔二殿下的眼呢?
范闲的马车前脚出了府门,后脚庆帝就收到了消息。
“范闲去见老二了?”
“是”
“够殷勤”庆帝看向传话的人
“你说,他能见到想见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