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说完,旁边一个麦皮小少年露出一口大白牙:“秦君好,卑职蒙毅,祖父蒙骜和阿父蒙武、兄长蒙恬都是武将,独我一个文职。秦君不要搞错了哦。”
秦祯看了看肤白清爽的蒙恬,再看看一身小麦肤色的蒙毅。
她顿了顿:“你是文职?”
两人旁边站着的高个青年笑着开口:“禀秦君,蒙毅从小学习秦律和法家典籍,日后确是文官无疑。”
秦祯看他:“你是李信?”
李信笑容爽朗肆意:“卑职李信,今年二十有二。”
李信、蒙恬、蒙毅三人并排站在一起,由高到低,跟手机信号似的。
最高的李信比秦祯还高些,最矮的蒙毅才到她胸口。
年纪都好小。
她站在他们面前,竟平白生出了一股自己长大了的感慨。
秦祯也不过二十八而已。
但看看周围吧,全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
赵高都比她年轻。
秦祯语气温柔不少:“你们都是秦王的贴身侍卫吗?都是什么时候成为侍卫的?”
李信自豪挺胸:“我已做了王上的侍卫四年。”
蒙恬倒有些不好意思:“祖父去世后,阿父时常带着阿母出门打仗。祖母年迈,王上怜惜我兄弟二人无人教导,特意将我们接到宫中读书学习。我们尚在求学,本事不足以担任王上侍卫之职。”
蒙毅笑道:“我在习武方面没什么天分,兄长却不同,过两年他就能担任王上的侍卫了。”
李信大笑:“那时我应当已经从军了。”
他们这种武将世家的孩子,但凡有天赋,都会遵循父辈的脚步从军。
蒙毅若有天分,也一样。
秦祯的视线在三人之间打转儿,又看向队伍里的其他年轻侍卫。
这些人的名字虽不曾在史书中露面,却也个个精神抖擞、气质昂扬,一身体格格外引人注目,一看就是武艺超群之人。
应当全是从小习武之人。
而古代向来有穷读书,富习武的说法。
她不由看向嬴政:“这些都是你为自己培养的亲信吗?”
在场几人均和嬴政年纪相仿,也都在做或以后会做他的贴身侍卫,而在他们担任侍卫的几年时间里,他们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和嬴政在一起。
这样安排下来,就算嬴政性子不好,这些年轻人也会选择追随他。
何况,嬴政脾气还不错。
嬴政似乎没想到她会这么问,表情有些讶异。
但他并未否认。
或者说,他高兴于承认此事:“自然,他们都将成为我最信赖的手下,大秦的肱骨之臣。”
话落地,在场所有人都露出了感动的表情。
如蒙恬蒙毅两兄弟这种受到了特殊关照之人,更是瞬间露出了愿为嬴政肝脑涂地、誓死效忠的表情。
秦祯错愕地看着眼前一幕,安静闭上了嘴。
她悄悄对嬴政竖起了大拇指。
-
此次小插曲过后,一行人的气氛愈发融洽起来。
秦祯夹杂其中,竟也完全没有不适。
她受到了所有人的照顾与礼遇。
因为嬴政。
他再次强调了秦祯的重要性。
就在所有人为他那话感动得不行的时候。
秦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但她也确实因此相信了嬴政此前说过,只要自己不谋反、不做对秦国不利之事,他就会保自己安全无虞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