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直端坐在会议桌中央位置的张新成,则始终保持着沉稳冷静的神色。他的双眼不时地扫视着每一位发言人员,倾听他们的发言,但却很少评论。偶尔,当有人提出问题或者需要决策时,他才会不紧不慢地点点头,表示认可或是给出简短明确的指示。
等到所有部门汇报完毕,陈逸飞看向坐在最后一排的乐之瑶,露出鼓励的微笑:“乐之瑶,接下来轮到你了。”
乐之瑶深吸一口气,手里捧着厚厚的调研报告,走向会议桌前的投影仪。她的手指触碰鼠标,将自己的PPT投映到屏幕上,随即回头扫了一眼众人,目光坚定而从容。
“各位同事好,这是我对火花APP用户需求的调研报告,主要通过三周的线上调研、线下访谈以及竞品分析完成。”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而有力。
第一页PPT展示的是用户调研的基本概况,接下来的内容逐步深入。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回收了3200份有效问卷,覆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用户群体,特别是25-35岁的核心用户群……他们反馈的主要痛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流程繁琐,二是功能过剩,缺少简洁直观的体验。”
随着乐之瑶的讲解,一张精美的数据柱状图呈现在屏幕上。数据被细致地分类,趋势分析简洁明了。
“比如,我们发现有57%的用户表示,在尝试使用同类产品后,他们往往因为复杂的流程放弃操作,转而选择更简单直接的竞品。而火花APP目前的版本,虽然功能丰富,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关键操作路径仍有优化空间。”
乐之瑶一边讲解,一边用鼠标指示PPT上的关键数据。她的目光时而投向屏幕,时而看向与会的同事,表情专注且自信:
“第一,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并对产品的核心功能路径予以全方位的优化处理。举例来说,就像我们完全可以把散乱分散在多个产品页的用户分享入口统一整合成一个建明易用的同一界面。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用户体验,还能极大地提升操作便捷性,避免因分散入口而导致的用户困惑。
其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允许用户根据自身个性化的需要,灵活自主地增删各种功能插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对于特定功能模块的多样化诉求,从而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在那宽大的屏幕之上,一幅精细入微、线条交错的示意图赫然呈现出来。只见乐之瑶轻握一支笔,笔尖如灵动的舞者般轻盈落下,迅速而又精准地圈画出了图中的几个关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