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江山为局伊人弈 > 第51章 紫宸宫天颜违豫 东西堂暗潮争涌

第51章 紫宸宫天颜违豫 东西堂暗潮争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序流转,自芍陂?归来,洛阳?城已是薰风初入,槐序?将临。咸宁?元年(275年)的夏日,似乎比往常来得更早一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热意,一如这帝国心脏潜藏的暗流。吴兴郡王府?内,那面阔的穿堂风也带不散司马晟?、曹襄?和刘祎??三人眉宇间那一缕若有若无的忧思。芍陂之行所见的景象——那些在烈日与鞭挞下挣扎的官奴婢??,以及“以奴代兵”??政令背后潜藏的巨大隐患——如同沉重的烙印,时时灼痛着她们的心。司马晟虽已依职权上奏,委婉陈述所见所闻,并提出若干约束地方、保障奴婢基本生计的建议,然奏章送入宫中,却如石沉大海,未见明确批复。天子司马炎??似乎更专注于宫室??之娱与朝堂权力的平衡,对那遥远边地的具体民生疾苦,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

曹襄凭借其对曹魏??旧事的了解,曾私下对司马晟和刘祎分析:“昔日魏武??、文??两代,屯田??之制所以能行之有效,赖有严明法度与得力官吏,且田兵尚有军籍身份,有其归属与上升之望。如今骤然以无寸功、无自由之奴婢代之,又无完善章程约束监工、保障生养,此非疏漏,实乃……视人命如草芥??之祸根也。长此以往,恐非止农事废弛,边防亦将生隙。”她的话语冷静,却字字锥心。

刘祎则捧着一卷《道德经》??,幽幽叹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今之政,正是损万千奴婢之性命,以奉朝廷一时之便、权臣一家之私耳。如此……岂能长久?”

司马晟听着两位“知己”的感慨,心中愈发沉重。她身处“皇子”之位,对父皇的心思与朝局的复杂有着更深的体会。父皇并非全然昏聩,只是……开国之君的锐气渐消,享乐之心日炽,更兼对权力的绝对掌控欲,使得他倾向于采纳那些能短期见效、巩固皇权的“捷径”,而对潜在的长远风险有所忽视。贾充??、荀勖??等人正是揣摩透了这份心思,方能屡屡得手。她虽有心匡正,却苦于人微言轻——“吴兴郡王”的身份看似尊贵,在真正的权力核心面前,分量依旧不足,更何况还要时刻提防女子身份暴露的灭顶之灾。

就在洛阳城被这夏日与政局的焦灼气息双重笼罩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骤然劈开了这沉闷的局面——天子司马炎病倒了!

起初,只是说圣躬微恙,辍朝数日。然数日之后,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有加重之势。宫中戒备陡然森严,太医??日夜轮值于紫宸殿偏殿,各种名贵药材流水般送入宫中。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要知道,司马炎正值壮年(约四十岁),素来康健,此次病势来得如此迅猛,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

一时间,洛阳城内外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平日里那些被歌舞升平所掩盖的政治矛盾与权力觊觎,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在暗处蠢蠢欲动。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储位之争的暗流。

西晋的储君,乃是中抚军将军??、太子司马衷??。然这位太子,年已十七,却“纯质”,“不慧”??之名早已流传朝野,其能否胜任帝国未来的掌舵者,一直是悬在众人心头的一大疑问。若在承平时期,有司马炎这位英主压阵,尚可徐图后计。可如今司马炎龙体突发沉疴,万一……万一有不测,这偌大的江山,难道真要交到一个心智有缺的储君手中?

于是,另一位宗室亲王的身影,便不可避免地浮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那就是齐王司马攸??。

司马攸,乃是司马炎的同母弟,自幼聪慧过人,德行才干皆备,深受其叔父、西晋奠基者之一的司马昭??喜爱,甚至一度被过继给无子的伯父司马师??,礼秩几同太子。入晋后,司马攸更是勤勉政事,颇有建树,在朝中素有贤名,人望极高。许多老臣和正直之士,私下里都认为,若论才德,齐王司马攸远胜于太子司马衷,实乃更合适的储君人选。

如今司马炎病重,朝政不能亲理,这两种不同的期望与势力,便迅速形成了两大阵营,开始在权力真空期暗中角力。

一方,自然是以维护太子司马衷的正统地位为核心。这一派系的实际主导者,并非太子本人,而是以外戚??杨珧??(皇后杨艳??之叔父,时任卫将军)、权臣贾充、荀勖等人为代表。他们深知太子“不慧”,一旦登基,必然要倚重他们这些“辅政”大臣,他们的权势便可得以延续甚至扩张。皇后杨艳在后宫之中,亦是全力维护自己儿子的地位。而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身为“皇长子”的吴兴王司马晟,以其特殊的身份,也被卷入了这一派系的运作之中。

司马炎病倒的第三日,中书监荀勖便亲自来到吴兴王府,名为探望,实则传递信息与试探。“殿下,”荀勖的态度比往日更加恭谨,言语间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陛下龙体违和,朝中事务繁杂,太子殿下仁孝,日夜侍奉汤药,恐难兼顾庶政。皇后殿下与臣等商议,意欲请殿下您……暂为襄助太子,代为批阅部分非紧要奏章,稳定朝局,以待陛下康复。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司马晟端坐案后,一身素色常服,未戴王冠,只以玉簪束发,面色平静无波。她听着荀勖的话,心中早已了然。这是要将她推到前台,借用她“皇长子”的名分,来稳定人心,同时也将她与太子一党牢牢捆绑在一起。这既是拉拢,也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她若拒绝,便是不顾大局,不体恤“兄弟”;她若应允,便要在这场储位暗战中,站在风口浪尖。

她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一旁侍立的曹襄和刘祎——她们二人此刻扮作王府的长史??与主簿??,垂手静立,却都在用眼神传递着支持与警惕。司马晟缓缓开口,声音清越沉稳:“荀中书所言甚是。父皇圣躬为重,朝局不可一日无序。阿衷??(指司马衷)纯孝,侍疾乃是人子本分。既如此,孤当代为分忧。只是……孤年齿尚浅,学识有限,恐难当此重任。凡有重大军国事务,还需仰赖荀中书、贾中护??以及诸位元老重臣共同参详决断,孤从中参赞学习便是。”

她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应承了“襄助”之请,稳定了荀勖等人,又刻意放低姿态,表明自己并无揽权之心,将决策权依旧推给朝中重臣,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参赞学习”也为她介入政务,了解内情留下了空间。

荀勖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殿下顾全大局,深明事理,臣等钦佩。如此,朝局可安矣!”

荀勖走后,曹襄立刻上前,低声道:“阿晟,此乃险棋。贾、荀二人,名为倚重,实则欲将你置于火上。太子一旦……他们便可挟你号令,若事有不谐,亦可将罪责推诿于你。”

刘祎也蹙眉道:“是啊,况且……齐王那边,未必会坐视不理。”

司马晟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被夏日晒得有些蔫的芭蕉叶,眸光深邃:“我知此举凶险,然眼下别无选择。若断然拒绝,反倒显得心虚,更易引人猜忌。如今暂且应下,走一步看一步。只要父皇龙体能康复,一切便有转圜余地。若……若真有万一……”她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带着决断,“我们便只能在这棋局中,尽力保全自身,并……寻找那一线生机。”

她转过身,握住曹襄和刘祎的手:“此事,还需你们二人鼎力相助。宫中、朝中送来的奏章文书,务必仔细甄别,凡涉军政要务、人事任免,皆需记录在案,与我共商。贾、荀之流的动向,亦要密切留意。”

“放心,阿晟。”曹襄眼神锐利,“我等必当竭尽全力。”

刘祎也重重点头:“我们会一直陪着你。”

三人相视一眼,一种无言的默契与决心在她们之间流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中,她们再次被紧紧捆绑在一起,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正如刘祎所料,齐王司马攸一方,并未因司马晟的“襄助太子”而沉寂。恰恰相反,在得知天子病重后,以司马攸为核心的另一股政治力量也迅速运转起来。

司马攸本人,表现得极为得体。他每日按时入宫问安,对兄长病情关切备至,对太子司马衷亦是礼数周全,丝毫看不出有任何觊觎之心。然而,支持他的大臣们却在暗中积极活动。侍中冯紞??、散骑常侍??庾峻??等人,开始频繁拜访朝中元老或手握实权的官员,或隐晦提及齐王之贤德仁厚,或忧心太子之“纯质”恐难承大统,试图争取更多同情与支持。

更重要的是,齐王司马攸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政绩与人脉,在具体的政务处理上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干,与司马晟“襄助”下的太子一党形成了事实上的“东西堂”??分治之势。

譬如,司马晟这边,在贾充、荀勖等人的“协助”下,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尚书台的日常政务、官员考核、以及部分州郡的民政事务。司马晟利用这个机会,不动声色地将之前在芍陂观察到的问题,夹杂在一些关于地方民力的奏报中,提出应加强对官奴婢的管理、核算成本、防止过度役使等建议。她处理奏章条理清晰,批复文字简明扼要,颇有章法,让那些原本以为她只是个摆设的官员暗暗称奇。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律法或礼制的细节问题,出身魏室、家学渊源的曹襄往往能提供精准的参考意见,而熟读经典的刘祎则能在措辞上加以润色,使得她们呈报上去的意见更显周全得体。

而齐王司马攸那边,则更多地承担起涉及军事、边防以及宗室事务的协调工作。当时,镇南大将军??羊祜??正坐镇襄阳??,积极筹备伐吴事宜。军粮转运、兵员调度、将领协调等事务千头万绪。司马攸沉稳干练,每日在自己的王府召集相关官员议事,调兵遣将,筹措粮饷,处理得井井有条,丝毫未因天子卧病而出现大的纰漏。他还亲自写信慰问前线将士,稳定军心。其展现出的卓越军事与组织才能,赢得了军方不少将领的赞许,也让支持他的朝臣们更加坚定了拥立之心。

一时间,洛阳朝堂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皇帝卧病不出,太子“纯孝”侍疾,而朝政大权,实际上分别由“皇长子”吴兴王和贤名素著的齐王司马攸,在各自支持者的簇拥下,东西分执,各自运转。两边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效率和才干,使得朝局在紧张的对峙中,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

这期间,司马晟、曹襄、刘祎三人更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白日里,她们要与贾充、荀勖等老谋深算的权臣周旋,处理纷至沓来的奏章文书,分析朝局动向;夜晚回到王府,屏退左右,三人才能在密室中卸下伪装,坦诚交流。

“贾充今日又在议事时,旁敲侧击,询问我关于荆州兵员补充的看法。”司马晟揉着疲惫的额角,将一份誊抄的会议纪要递给曹襄,“他似乎想试探我对军务的了解程度,或者……是想将羊大将军的伐吴之功,揽到他们那边。”

曹襄仔细看着纪要,冷笑道:“贾充此人,惯会钻营。羊公??乃国之柱石,一心为公,岂是他能随意拉拢的?不过,我们确实需小心,莫要在他面前,过多谈论军务细节,以免被他抓住把柄。”

刘祎则为司马晟端来一杯温热的蜜水,柔声道:“阿晟,你也莫要太过劳心。这些时日,你清减了许多。政务虽急,身体也要保重。”她说着,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抚平司马晟紧蹙的眉头。

司马晟感受着指尖的温柔,心中的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些许。她抓住刘祎的手,又看向曹襄,眼中充满了依赖与温情:“有你们在,我便安心许多。只是……不知阿曜??和阿珵??在江东如何了?孙皓??性情暴虐,吴国如今又改元天册,不知是何征兆……”她语气中充满了对远方伙伴的牵挂。

曹襄和刘祎闻言,神色也黯淡了些许。她们身处敌国腹心,消息阻隔,想要得知孙曜和刘珵的确切消息,难如登天。

“吉人自有天相??。”曹襄安慰道,“阿曜聪慧,阿珵沉稳,她们定能随机应变,保全自身的。”

“是啊,”刘祎也附和道,“待此间事了,我们总要想办法,与她们取得联系。”

司马晟点点头,将远方的担忧暂且压下。她反手握住两人的手,将她们拉近,低声道:“无论如何,眼下洛阳这关,我们必须闯过去。今夜……就让我们暂时忘却这些烦恼吧。”

她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流转,带着浓浓的情意。曹襄读懂了她眼中的邀请,嘴角微扬,主动靠了过去。刘祎脸上飞起一抹红霞,却也顺从地依偎在司马晟另一侧。

房间里只剩下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三位女子紧紧相依的身影。她们的呼吸交融,低语缠绵,手指在彼此的衣衫下探索,寻找着慰藉与力量。政治的冰冷与残酷,权力的倾轧与争斗,似乎都在这片刻的温存中暂时消弭。她们不仅仅是政治棋局中的盟友,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温暖与依靠。在这风雨飘摇的夏夜,她们用最原始、最坦诚的方式,确认着彼此的存在,汲取着继续前行的勇气。

然而,烛光摇曳,夜色深沉。紫宸殿内,那决定帝国命运的天子,病情依旧不明。东西两堂的暗战,也远未结束。洛阳上空的阴云,似乎更加浓厚了。咸宁元年的这个夏天,注定不会平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紫宸殿:古代宫殿名称,常作为皇帝处理政务或居住的主要宫殿之一。晋代洛阳宫城内是否有此殿名待考,此处借用泛指皇帝寝宫或主要宫殿。

2.东西堂:此处为小说化描述,指代朝政权力被两个阵营(以太子/吴兴王为首的一派和以齐王为首的另一派)分别执掌、处理的局面,并非实指特定官署。

3.芍陂:见前注。

4.洛阳:西晋都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