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轻起身,替母亲掖好锦被,动作轻柔,带着无限的眷恋。寝殿内的光线愈发昏暗,那浓重的药味似乎也变得更加刺鼻。她知道,属于母亲杨艳的时代即将落幕,而属于她的、属于她们五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缓步走出长秋宫,殿外的秋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些许殿内的沉闷。夕阳的余晖将宫墙染上了一层金红,壮丽而又带着几分凄凉。远处,传来隐约的宫漏??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
司马晟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那里,残阳如血。她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脊背。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她都必须走下去。为了母亲的嘱托,为了司马家的基业,也为了……吴兴王府里那两个与她命运相系的女子,以及远在江南生死未卜的另外两人。
她加快了脚步,向着吴兴王府的方向走去。夜色将至,王府里的灯火想必已经点亮。那里,有她的“家”,有她的“同伴”,有她在这冰冷宫廷中唯一的温暖与慰藉。纵然这份温暖背后潜藏着无尽的危险与变数,她也甘之如饴,只因她们是彼此在这乱世浮萍中,唯一可以抓住的浮木。
泰始十年的这个秋天,对于大晋王朝,对于洛阳宫苑,对于司马晟和她生命中紧密相连的四个女子而言,都注定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转折点。国母即将魂归离恨天??,而她们的命运之轮,才刚刚开始加速转动,驶向那无人能够预知的未来。
脚注:
1.泰始十年,岁在甲午:公元274年,农历甲午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为泰始。
2.金风:秋风的雅称。语出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后以“金风”代指秋风。
3.长秋宫:汉代皇后所居宫殿名。后世沿用,常指皇后居所。此处指晋朝皇后杨艳所居宫殿。
4.进贤冠:古代冠名。儒者所戴,亦为官吏常服冠饰。前高后低,前有竖梁。梁数多少,依官阶而定。此处符合司马晟“王”的身份。
5.锦墩:覆以锦绣的坐墩,古代贵族常用坐具。
6.齐王司马攸:司马昭次子,司马炎之弟。因过继给司马师为子,故在宗法上地位特殊。素有贤名,深受司马昭喜爱,也得到部分士人拥戴,对太子司马衷地位构成潜在威胁。
7.贾南风: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充之女。性妒悍,有权谋,后专擅朝政,引发“八王之乱”,是西晋历史上著名的负面人物。此时(274年)刚为太子妃不久。
8.贾充:西晋开国元勋,司马氏心腹重臣。在司马昭、司马炎时期权势极大。
9.储贰:太子的别称。“贰”有副贰之意。
10.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1.媵臣:古代贵族嫁女时随嫁的同姓或异姓男子(此处为特殊情况,指以男子身份随嫁的女子)。其地位低于正妻/正夫,但高于一般侍妾/侍从。在此故事中,是司马炎为掩盖秘密而采取的特殊政治安排。
12.高贵乡公:即曹髦,魏元帝曹奂之前的皇帝。公元260年,因不满司马昭专权,率众讨伐,被贾充部下成济所杀。曹襄是其“遗腹子”(小说设定)。
13.汉室:指刘氏建立的汉朝。刘祎是汉献帝刘协之孙山阳公刘康的“儿子”(小说设定),属于汉室宗亲遗脉。
14.羁縻:笼络控制之意。原指用绳索拴住牛马,引申为笼络控制边疆少数民族或地方势力的政策。此处指将曹襄、刘祎置于吴兴王府,加以控制。
15.同心阁:此处为小说虚构的吴兴王府内三人共同居住或私密相会之所的名称,取“永结同心”之意。
16.魏武:指曹操。曹操谥号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其雄才大略与权谋机变并存。
17.建业: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即今江苏南京。
18.蜀后主:指刘禅,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63年降魏,后被封为安乐公,居于洛阳。刘珵是其“儿子”(小说设定)。
19.孙皓:东吴末代皇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性情残暴嗜杀,最终导致吴国灭亡。
20.陆抗:三国末期东吴名将,丞相陆逊之子。吴国后期军事支柱,长期镇守荆州,抵御西晋。卒于公元274年(晋泰始十年,吴凤凰三年)七月。
21.武昌:此处指东吴时期的武昌,位于今湖北鄂州,是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与西陵(今湖北宜昌)同为吴国西线防御要地。陆抗晚年在此活动。
22.宫漏:古代宫廷中用于计时的漏刻(水钟)。
23.离恨天:古代传说中最高的天。后常用以指极高或极远的地方,也借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