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洛阳:西晋都城。
3.料峭:见上回脚注。
4.山阳公:汉献帝刘协被废黜后受封的爵位,由其子孙世袭。
5.刘康: (?-285后),汉献帝之孙,刘冯之子,袭封山阳公。史书记载简略。
6.忧悒(yì):忧愁,愁闷。
7.铜驼街:洛阳城内著名街道,位于宫城之南,因街旁置有铜驼而得名,是当时重要的街区。山阳公府邸具体位置无考,此处为设定。
8.规制:规模和制度。
9.煊赫(xuān hè):形容名声、气势盛大。
10.低敛(liǎn):低调,收敛。
11.前朝:指已被取代的曹魏王朝,也可更远追溯至东汉。对刘康而言,汉朝是更直接的“故国”。
12.大晋:指西晋王朝。
13.乐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典出《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魏国后,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念旧环境。此处借用,暗示刘康表面上的安于现状。
14.刘禅: (207-271),蜀汉后主,刘备之子。投降魏国后被封为安乐公,迁居洛阳。刘康是刘禅的堂侄(刘禅是汉献帝的子侄辈,刘康是孙辈,关系较远,但同属汉室后裔)。
15.刘祎:主角之一。
16.攫(jué):抓住。
17.吴兴王:司马晟的封号。
18.司马晟:主角之一。
19.曹襄:主角之一。
20.故主:指原来的君主。对曹襄而言,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
21.曹奂:曹魏末代皇帝,禅位后封陈留王。
22.汉祚(zuò):指汉朝的国运、帝位。
23.山阳公世子:山阳公爵位的法定继承人。刘祎以男子身份存在,理论上是世子。
24.遗民(yí mín):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民。
25.汉献帝: (181-234),名刘协,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26.天方夜谭(tiān fāng yè tán):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语源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此处借用其意。
27.镜花水月:见上回脚注。
28.父皇:指司马炎。司马晟对父亲的称呼。
29.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
30.衣冠:指衣服和帽子,泛指穿戴。
31.月白色:浅蓝色,近似白色的蓝。
32.细布:指质地较细密的布料,可能是麻布或丝织品。
33.深衣:见上回脚注。
34.丝绦(tāo):用丝编织的带子。
35.老仆:年老的仆人。
36.阿翁:古代对父亲或祖父的称呼,此处指父亲。
37.孩儿:古代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38.屏(bǐng)退左右:命令身边侍候的人退下。
39.简朴:简单朴素。
40.前朝名士:指曹魏或东汉时期的著名文人、学者。
41.山水画:魏晋时期山水画开始独立发展,成为重要的绘画题材。
42.旧书:指古籍。
43.年近四旬:四十岁左右。汉献帝卒于234年,其孙刘康此时(274年)约四十岁是合理的推测。
44.凭几:见上回脚注。
45.竹简:见上回脚注。
46.《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记载春秋时期史事的重要著作。
47.小厮(sī):年轻的男仆。
48.祎儿:刘康对刘祎的爱称。
49.撩(liāo)起衣袍:提起衣服的下摆,以便跪拜。
50.叩(kòu)头:磕头,古代一种表示极度尊敬或忏悔的礼节。
51.弥天大罪(mí tiān):形容罪恶极大,像天一样大。
52.艰涩(jiān sè):形容困难,不流畅(多指文辞或说话)。
53.阿母:对母亲的称呼。
54.稳婆:旧时接生婆。
55.坐榻:见上回脚注。
56.心悦:内心喜悦、爱慕。
57.蚊蚋(wén ruì):蚊子和类似蚊子的小飞虫。形容声音极小。
58.踱(duó)步:慢步行走。
59.颔(hàn)下:下巴。
60.胡须:古代成年男子通常蓄须。
61.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意指人有思想感情,不同于无知觉的草木。常用来说明人不能无动于衷。
62.和亲:封建时代统治者之间为了表示亲善而结成的婚姻关系,常指中原王朝将公主嫁给周边民族首领。
63.金枝玉叶:见上回脚注。
64.识时务者为俊杰: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意指能认清时代潮流、把握时势的人才是杰出人物。
65.史书:历史记载。
66.天命:见上回脚注。
67.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没有一点破绽。
68.折节下交(zhé jié xià jiāo):指降低身份,去结交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69.旁支:指宗族、家族的支系,相对于嫡系、直系而言。
70.斑驳(bān b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此处形容光影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