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最为沉静,她只是温柔地望了孙曜和刘珵一眼,眼中带着一丝了然和……安心。看到她们安然无恙地出现在这里,她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孙曜的反应最为直接,她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抹了然的、带着挑衅意味的笑容。她甚至还几不可察地扬了扬下巴,仿佛在说:“看,我们来了!”
刘珵则显得有些无措,她飞快地看了洛阳三人组一眼,脸颊微红,又迅速低下头去,但眼角的余光却忍不住再次瞟向她们。
这无声的交流,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周围的官员和侍卫们,只当是敌对国少年之间的互相打量和审视,并未察觉其中蕴含的惊涛骇浪。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陛下驾到——”的唱喏声。鼓乐齐鸣,仪仗森严,晋武帝司马炎的龙辇??缓缓驶来。所有的目光,瞬间都被吸引了过去。
观礼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司马炎高坐御座之上,接受了吴使贺邵的朝拜,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无非是宣扬晋国威仪,同时又假惺惺地表示对吴国“睦邻友好”的期盼。贺邵则代表孙皓,恭敬地呈上国书和贡品,言辞谦卑,滴水不漏。
整个过程中,五位少女的心思,却早已不在那冗长乏味的仪式上了。她们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越过人群,寻找着彼此的身影。每一次眼神的交汇,都像是一次无声的确认,加深着那份只有她们五人知晓的秘密联系。
司马晟暗暗盘算着,如何才能避开耳目,与孙曜、刘珵说上话。曹襄则在观察着孙曜和刘珵的神色,试图从她们细微的表情中,窥探她们这一年来的经历。刘祎心思细腻,她在想,这次重逢是福是祸?身处洛阳这座政治漩涡的中心,她们的秘密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而孙曜和刘珵,更是心潮起伏。洛阳并非善地,但故人的出现,无疑给她们灰暗的前路带来了一线微光。她们看到了司马晟眼中的热切,曹襄隐藏的关怀,刘祎不变的温和。这让她们在异国他乡,感到了一丝奇异的“归属感”。是的,归属感——一种属于她们五个“同类”的、超越了家国界限的情感连接。
仪式终于结束,百官恭送圣驾回宫。使团也被引着前往驿馆休息,等待后续的安排。
人群开始缓缓散去。
司马晟按捺住立刻冲过去的冲动,对曹襄和刘祎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走,我们去那边。”她指的是通往侧门的一条相对僻静些的路径。
曹襄和刘祎会意,三人不动声色地脱离了宗室子弟的队伍,向侧门方向走去。
而另一边,孙曜也拉了拉刘珵的衣袖,趁着鸿胪寺官员与其他使节说话的空隙,低语道:“跟紧我,我们抄近路回驿馆。”她显然也注意到了司马晟三人的动向。
五颗年轻而悸动的心,被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不约而同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洛阳四月的风,拂过她们青春而略带英气的脸庞,也吹动了她们心中那刚刚重逢,便已开始疯狂滋长的、暧昧不明的情愫。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危机四伏,但此刻,她们的心中,却因为这次意外的重逢,而燃起了一簇名为“希望”与“羁绊”的火焰。
脚注:
1.洛阳城:西晋首都。经历了汉末、曹魏时期的战乱与重建,在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再次兴盛。
2.铜驼街:洛阳城内著名的街道,典出东汉,魏晋时期依然是重要地标。
3.孙皓:东吴末代皇帝,孙权之孙,以残暴、奢侈、多疑著称。
4.羊祜:西晋重要将领、大臣,字叔子。泰始年间都督荆州诸军事,积极筹备伐吴,以德行、谋略著称。公元268年,他已在荆州任上,准备伐吴事宜。
5.杜预:西晋重要将领、学者,字元凯。继羊祜之后都督荆州,最终执行并完成了灭吴计划。此时(268年)可能尚未接任荆州都督,但在朝中已是重要人物。
6.山雨欲来风满楼:语出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此处借用,形容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
7.山阳公刘康:汉献帝刘协之孙,承袭山阳公爵位。魏晋时期,山阳公国得以保留,作为汉朝后裔的象征。
8.刘祎:虚构人物,设定为山阳公刘康之女。
9.直裾:汉晋时期常见的服饰款式,特点是衣襟下摆垂直。
10.《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11.司马晟:虚构人物,设定为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12.高贵乡公曹髦:曹魏第四位皇帝,有才学,不满司马氏专权,试图反抗,被贾充指使成济杀害。
13.曹襄:虚构人物,设定为高贵乡公曹髦之女。
14.《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历史。
15.微言大义:指用简约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常用于评价《春秋》。
16.羊叔子:即羊祜。
1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语出《孙子兵法·九变篇》。意指将领在外作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行动,不必完全听从国君的命令。
18.陆抗:东吴末期重要将领,陆逊之子。在羊祜镇守襄阳时,陆抗镇守江陵一带,两人形成对峙,亦有“羊陆之交”的佳话。公元268年,陆抗是东吴防备西晋的重要支柱。
19.江陵:东吴军事重镇,位于长江中游,今湖北荆州。
20.西陵:东吴军事重镇,位于长江中游,今湖北宜昌。陆抗曾在此大破晋军。
21.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语出《孙子兵法·计篇》。强调军事的重要性。
22.蒙顶甘露:产于四川蒙顶山,唐代被列为贡茶,但茶文化在汉晋时期已相当发达,优质茶叶亦受士人喜爱。此处借用后世名茶之名,指代当时的上等好茶。
23.宣阳门:洛阳宫城南面偏东之门,是举行重要朝会和仪式的场所之一。
24.散骑常侍:官名,魏晋时期设置,属于皇帝的侍从顾问官员,位次较高,可以规谏皇帝过失。
25.贺邵:东吴官员,字兴伯。以正直、博学、敢于直谏闻名,曾任中书令、太子太傅等职。他与孙皓关系不睦,屡遭贬斥,但史书中未明确记载他于泰始四年出使晋国,此处为剧情需要进行的合理虚构(历史上吴国确有遣使)。
26.景帝:指吴景帝孙休。孙皓之父是孙和(被追尊为文帝),孙休是孙皓的叔父。此处设定孙曜为孙休之女。
27.安乐公:即刘禅,蜀汉后主。蜀汉灭亡后,被封为安乐公,迁居洛阳。
28.灯下黑:俗语,指光亮处反而看不清。比喻越是明显的地方,越容易被忽略。
29.洛水:流经洛阳的重要河流。
30.孙曜:虚构人物,设定为吴景帝孙休之女。
31.刘珵:虚构人物,设定为蜀汉后主刘禅之女。
32.交领长袍:汉晋时期男女皆可穿着的基本服饰款式,衣领交叉呈y形。
33.朱太后:吴景帝孙休的皇后。孙皓即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因孙皓迁怒,被逼杀。
34.刘禅:蜀汉后主,小名阿斗。
35.鸿胪寺:秦汉设立,魏晋沿置,掌管朝廷礼仪、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事务的机构。
36.羽林卫:皇帝的禁卫军之一,负责宿卫和扈从。
37.韶乐:相传为舜时音乐,后泛指雅乐、宫廷音乐。
38.紫色朝服:魏晋时期,紫色是尊贵的颜色,高级官员和皇室成员在重要场合穿着。
39.澜衫:古代士人所穿的一种长衫。
40.龙辇:皇帝乘坐的车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