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江山为局伊人弈 > 第4章 云龙门下天子喋血 常道乡公入承大统

第4章 云龙门下天子喋血 常道乡公入承大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七

黄河之畔,山阳城。

甘露事变的惨烈消息,如同投入死水的一颗石子,在山阳公府引起了阵阵涟漪,主要是深深的悲哀。

山阳公刘康??听闻曹髦被弑,老泪纵横。在他看来,曹髦虽是曹魏皇帝,却也是当年接受汉献帝禅让??的曹丕之孙。曹髦的死,不仅象征着曹魏政权的摇摇欲坠,更仿佛是对那段禅让历史的一种讽刺性的回应。汉室的最后一丝尊严,似乎也随着这位同样命运多舛的年轻皇帝的逝去,而彻底消散了。

他将五岁的刘祎??叫到身边,指着墙上悬挂的汉高祖??、光武帝??的画像,用沉痛的语气讲述着汉室的兴衰,讲述着曹髦的悲剧。

“祎儿,你要记住,我们是汉室的后裔,血液里流淌着高祖、光武的荣光。虽然……时运不济,寄人篱下??,但这份血脉,这份气节,不能丢!”刘康的声音带着哽咽,“你看那曹髦,虽是魏帝,却也有几分骨气,不甘受辱,奋起反抗,虽死犹荣……比那些苟且偷生之辈,强多了……”

刘祎仰着头,看着父亲悲伤的面容,看着画像上威严的祖先,听着那个关于远方皇帝被杀的故事。她不太明白“气节”是什么,也不太懂什么叫“虽死犹荣”。但她能感受到父亲语气中的悲怆和一种……骄傲?似乎那个死去的皇帝,做了一件让父亲敬佩的事情。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汉室后裔,高贵血脉,要有骨气……这些词语,与她一直以来被教导的“安分守己”、“隐藏身份”似乎有些矛盾。这让她小小的脑袋里,产生了新的困惑。

公元260年,庚辰龙年。洛阳城头变幻大王旗??,少年天子喋血南阙。这场惊天剧变,不仅改变了曹魏的国祚,也深刻地影响了远在成都、建业、山阳的三个女孩的认知。而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曹襄和司马晟来说,这一年,更是她们人生中一道难以磨灭的血色印记。她们在五岁的年纪,便已提前窥见了政治最黑暗、最残酷的一面。她们的秘密,她们的伪装,她们尚且懵懂的未来,都与这动荡的时局,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历史的车轮,碾过曹髦年轻的尸身,继续滚滚向前,而这五个女孩的故事,也翻开了沉重而崭新的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潜龙诗》:指曹髦于甘露四年(259年)所作,表达其不甘现状、意欲有所作为(或暗刺司马昭)的诗赋。此事加剧了曹髦与司马昭的矛盾。

2.曹髦:魏高贵乡公,公元254-260年在位。

3.晋公司马昭:曹魏末期权臣,司马懿次子,西晋奠基者之一。

4.傀儡:比喻受人操纵、不能自主的人或组织。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语出《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曹髦在决定讨伐司马昭前对王经等人所说,意指司马昭的篡位野心已非常明显。

6.王沈:字处道,曹魏官员,后依附司马氏,参与废黜曹髦。

7.王经:字彦纬,曹魏尚书,对曹髦忠心耿耿,劝阻曹髦讨伐司马昭无效,后因此事被司马昭杀害。

8.王业:字长绪,曹魏官员,王沈之弟(一说从弟),亦为司马氏心腹。

9.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10.鲁昭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因不满权臣季氏专权,起兵讨伐失败,被迫出逃,客死于晋国。

11.司马公:指司马昭。

12.宿卫:指宫廷禁卫军。

13.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此处王经指曹髦力量薄弱。

14.万乘:古代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代指大国或天子。

15.太后:指当时的郭太后(明元郭皇后)。

16.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象征国家政权。

17.以卵击石:用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语出《墨子·贵义》。

18.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19.曹襄: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曹髦之女,被伪装成皇子。

20.玄色:黑色。在汉魏时期是比较庄重的颜色。

21.玉具剑:剑柄、剑格、剑鞘等用玉装饰的佩剑,多为礼仪或身份象征。

22.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将箭投入特制的壶中。

23.李昭:曹魏冗从仆射,试图劝阻曹髦。

24.焦伯:曹魏宦官,同样试图劝阻曹髦。

25.僮仆:指未成年的仆役或侍从。

26.辇车:古代帝王或后妃乘坐的人力车。

27.司马炎:司马昭长子,未来的晋武帝。

28.司马晟: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司马炎之女,被伪装成公子。

29.杨艳:司马炎的原配夫人,未来的晋武元皇后。

30.射箭:六艺之一,是古代贵族重要的军事和礼仪技能。

31.武弁服:古代武官或贵族子弟穿着的一种便于活动的服装,弁(biàn)是古代的一种帽子。

32.“竖子!不足与谋!”: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形容项羽的话,意为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司马昭此处骂曹髦不自量力。

33.司马伷(zhòu):司马昭之弟,封东武乡侯,时任屯骑校尉。

34.贾充:字公闾,司马昭心腹谋士,曹魏中护军。

35.孙壹:原东吴宗室,降魏,为其家婢所杀。

36.东止车门:洛阳宫城或皇城的一个门。

37.司马伷部军士后退:此事见于《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38.南阙:宫殿前面两侧的楼观,是显示帝王威仪的建筑。洛阳宫城南面正门外的阙楼。

39.成济:司马昭的部将,太子舍人。

40.成倅(cuì):成济之兄,亦为司马昭部将。

41.戈:古代一种重要的长柄兵器,用于勾啄。

42.“天下人将如何评论我啊!”:司马昭闻曹髦死讯后的反应,见于《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意在表演震惊和撇清责任。

43.郭太后: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明元郭皇后。曹髦名义上的嫡母。

44.夷灭三族:古代酷刑,指诛灭父族、母族、妻族。

45.白幡:古代丧礼中使用的白色旗帜。

46.哀乐:丧礼中使用的悲哀的音乐。

47.卞皇后:曹髦皇后。

48.素缟:白色的丧服。

49.孝服:居丧期间穿的表示哀悼的服装。

50.国本:国家的根本,通常指储君或皇位继承人。

51.宾天:古代称帝王之死。

52.皇子襄:卞皇后此时称曹襄为“皇子”,是沿用其之前的公开身份。

53.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

54.王祥:字休征,曹魏及西晋名臣,“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角。时任太常,德高望重,但已依附司马氏。

55.国赖长君:国家依靠年长的君主才能稳定。是废黜或不立幼君的常用理由。

56.常道乡公璜:即曹璜,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被司马昭选中继位。

57.曹奂:曹魏最后一位皇帝,原名曹璜,即位后改名曹奂,字景明。

58.景元:曹奂的第一个年号(260年-264年)。

59.庶人:平民百姓。以庶人礼安葬是对被废黜或有罪帝王的贬低。

60.瀍(chán)涧之滨:瀍水,洛水的支流,在洛阳城西北。曹髦墓的具体位置有争议,但大致在此区域。

61.后主刘禅:蜀汉皇帝。

62.黄皓:蜀汉后期宦官,把持朝政。

63.刘珵: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刘禅之女,被伪装成皇子。

64.张贵人:刘禅妃嫔,后张皇后之妹,张飞之女。

65.吴景帝孙休:东吴第三位皇帝。

66.孙曜: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孙休之女,被伪装成太子。

67.赭黄色:略带红的黄色。在某些朝代,黄色或赭黄色是皇室专用色。此处设定为太子服色。

68.不度德,不量力: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指不衡量自己的德行,不估计自己的力量。

69.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语出《诗经·小雅·小旻》。

70.山阳公刘康:汉献帝刘协之孙。

71.汉献帝禅让: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将帝位“禅让”给魏王曹丕,东汉灭亡,曹魏建立。

72.刘祎: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山阳公刘康之女,被伪装成公子。

73.汉高祖:指刘邦,汉朝开国皇帝。

74.光武帝:指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75.寄人篱下:寄居在别人家,依靠别人生活。比喻依附别人,不能自立。山阳公国虽名义上独立,实则受魏国控制。

76.城头变幻大王旗:语出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此处借用,比喻政权更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