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外城可以说就是你说的算,对吧?”孟瑶华问她。
赵一亭闻言,却是“唰”的一下跪在地上:“属下不敢!”
“呵呵。”孟瑶华轻笑,“你紧张什么,这里又没有别人在。”
说着她弯腰,扶起对方,“我没别的意思,就是你抓来那人身上所携带的讯息,非常重要。我让你留她在外城,就是为了套出我想要的讯息,所以……麻烦赵大人在这件事上多用心,别讯息还没得到,人就溜走了。”
“属下明白!”赵一亭起身的同时,连忙应是。
明白了对方的用意,她也稍稍松了口气。然而下一秒,对方递过来一个打开的锦盒,盒子里放着一颗白色药丸。
“这……”赵一亭神色紧张看向对方。
孟瑶华,“愣着做什么?你为本师办事,本师自当给你奖赏。”
“多谢国师大人。”赵一亭再次跪下,接过锦盒。
正当她看着那丹药发愣时,头顶又响起孟瑶华的声音:“这是御寒丹,你常年拱卫外城又总是外出巡查,此丹可助你抵御寒毒,延年益寿,你不想吃?”
“属下不敢,属下谢过国师大人。”赵一亭说着,拿起锦盒里的丹药放进嘴里,吞下。
孟瑶华见状这才满意点头,“很好,本师累了,你且下去吧。”
“遵命!”赵一亭应声,这才退下。
孟瑶华目送她离开,那双带着一丝清冷的眼此时多了一丝忧愁:“阿左,你说这可怎么办?”
她话音落下没多久,身旁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
“阿左不知。”那和李蕴差不多大的十多岁小孩,在旁边垂着脑袋,回了句。
孟瑶华回头看向她,“那人到底是李霄仪的人,狡猾的很。我担心……只一个赵一亭,恐怕是对付不了。”
她柔声说着,走到阿左面前,抬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脑袋,“你一向最懂事聪明,所以……我安排你去她身边,想办法帮我问出我想要的讯息,可好?”
“阿左谨遵主人之令!”
那小孩立即单膝跪在孟瑶华跟前,拱手。
“乖孩子。”孟瑶华勾唇,满意的将手放在她的脑袋上,摩挲着。
那双眼睛看着阿左的时候看似温柔,却又有着隐约的冰冷。
……
傍晚的时候,李蕴注意到街上多了许多黑铁卫。
外城白天还很热闹的街道,此时一下子变得气氛紧张起来,路人都行色匆匆的。
“小姑娘,马上就要宵禁了,还不回家去?”路过的卖货大娘提醒了她一句。
李蕴原本正在犹豫去哪,随即看向她,发愁道,“我城外来的,在城中无亲眷投奔,大娘可知哪有地方可以收留?”
那正收摊的大娘闻言回头看了她一眼,抬手指了指西边,“你能干活就去渔场吧,那边近日都在招工呢。”
“好,多谢大娘。”李蕴对那人道谢。
随即,她照着大娘所指的西边走去。
顺着街道一直往那个方向走,走了几个时辰,直到她彻底离开街市。
四周的道路不再笔直宽敞而是变得狭窄起来,绕来绕去七拐八拐的。其中有很多建筑都变得不那么规整,小且杂乱起来,像是临时搭建的茅屋,里面却也住着人家,点着灯。
这会儿天已经彻底黑了,四周一个两个都亮起了绿油油的火光。
因着那颜色和寻常烛火不同,所以给人感觉并不温馨,反而诡异起来。
“渔场……难道就是这里?”李蕴嘟囔着,只觉得疑惑。
她目光扫是一圈,四周都是杂乱的茅屋,只觉得不太对。
索性李蕴继续往前走,期间由于走了太久,以至于她开始怀疑这北焱外城到底有多大的时候,她终于看到了茅屋群的尽头。
穿过这群屋子来到边缘地带,她的视野忽然开阔起来,前面是一个向下的陡坡河岸,有几十米远。
再往前面望去,不远处出现的一片一望无际的被冰封的湖面。
“冬捕湖?”李蕴在看到那偌大的冰湖时,就意识到刚才那大娘所说的渔场是什么地方了。
只是,她找到了目的地,去哪找雇人的呢?
李蕴看着不远处安静无人的湖面,疑惑挠头。
“哒、哒——”
不一会儿,湖面上忽然传来隐约的马蹄声,那声音由远及近。
因着夜晚冰面上雾气弥漫,视线不是很好,她看得并不清楚。即便如此李蕴还是努力去看清来人,直到视线里出现一个骑马的人,那人缓慢靠近,也看到了她。
“驭——”
那人随即骑马上岸走了过来,远远地视线也投向了李蕴这边将她上下打量。
片刻后,传来一声质问:“喂,你是做什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