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对赵即安有用的信息便是那句:生物科技第二任执行总裁,首次将意识与□□相分离。
又是生物科技...
赵即安换了搜索关键词「生物科技公司」
铺天而来的的广告和贬褒不一评价。
“喜报!生物科技研制出增强意识体药物!零痛苦增强意识体!”
怎么越看越像传销。
赵即安有浏览相关生物科技的信息,没有相关重要内容,大多是生物科技最新成果,却采用传销的宣传方式,让人难以相信。
偌大的企业,却在宣传上一点也不上心。
赵即安继续浏览。
生物科技相关任职人员以赵即安目前的权限搜索不出来,仅有抛头露脸的法定代表人和哪位明星又代言生物科技的新产品。
越是神秘,越是有问题。
赵即安不信生物科技与阿喀琉斯毫无关系。
赵即安转而退出搜索,登录生物科技官方论坛,企图寻找些有用的信息。
「重磅消息!大脑实现理性化!」
这条新闻几年前便出现了。
具体内容大概是生物科技发现一种技术,能够增强前额叶皮层参与调控和控制情感反应。
生物科技早就便致力于抑制情感产生,实现人类的理性化。
当时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杏仁核。
杏仁核对情绪的处理与情绪的记忆和储存密切相关。比如当个体经历恐惧或愉悦的事件时,杏仁核会参与这些情绪记忆的编码和存储。杏仁核也参与社交过程的情感信息,例如信任、同情、厌恶等,抑制这些情感的发生,通过理性地思考,建立起新的社交关系。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情绪的失控归咎于杏仁核劫持。只要阻碍下丘脑向杏仁核输送刺激,杏仁核便不会劫持。
事实上并非如此。
当下丘脑向杏仁核输送的刺激被阻碍时,杏仁核无法获得足够的背景知识来正确评估外界的刺激,这可能导致杏仁核对无害的刺激产生过度反应,从而增加杏仁核劫持的风险。
即便杏仁核劫持的产生是缩短反应时间,更好的保护人体。
但在人类追寻理性面前,这种保护似乎过于多余。
发现抑制刺激传向杏仁体的方法行不通后,科学家又提出来另一个方案——抑制杏仁体活性。
就好比一个暴躁的人,如果你不去刺激他他也会暴躁时,便把他打一顿,打的伤痕淋漓,让他没有暴躁的机会。
但是,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减少情绪劫持,但不能完全消除它。
人体不允许你毁坏它后,人类便开始和自己的躯体做起了斗争。
他们高呼反对直觉脑杏仁体的劫持,崇尚理性脑前额叶皮层。
他们没有想到,自身的“高呼”,这种激动的、不容反驳的情绪,也是杏仁体的产物。
理性这一词汇涉及敏感话题,评论里贬褒不一。
人们又尊崇它,又害怕它。
他们渴望绝对的理性,又难以接受绝对的理性。
人类就是这么复杂,是情绪带给他们的复杂。
但这个事实,他们似乎又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