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仆从呢,一边抓蛐蛐,一边还要去追人,也根本顾不上。
于是等人走后,闲汉就捡了来。
他日常在大酒楼帮着跑腿打杂,也是有几分眼力见儿,知道这是紫砂壶,想着如果能兜售出去,也能赚点钱,于是揣进怀里,乐颠颠来了大酒楼。
但今天是小年,大家都忙着过节,除了商人,很少有人在外面。
闲汉知道,商人和当铺掌柜都精明,卖不上价,比不得那些喜欢斗蛐蛐的纨绔子弟出手大方,就想着今天卖不了,明天再说。
没想到他正好碰到贾赦一行人进来,京城街面上混的,谁没生了一双厉眼?
当即便认出,这可是堂堂国公府嫡子,加上身边那几个,个顶个富贵,因而上前推销。
贾赦等人有事呢,不想与之纠缠,也不想拒绝后,被这人惦记上,传闲话编排他们,引人注意到密会的事。
见那紫砂壶确实是古董,便出手买下了。
闲汉自是高兴不已,又担心那富贵的世子和仆从找回来,连忙拿着银钱开遛,准备在家里躲躲风头。
没想到跑得太快,差点撞倒林若溪,而又那么恰好的,六皇子及时出现,察觉事情不对。
通过他的描述可以得知,小世子应该是被那‘仆从’追上并带走。
那可不是真正的仆从,襄亲王府谁不知道,亲王最宝贝的就是自己的小儿子和紫砂蟋蟀壶。
这是他生病生涯中,唯一的爱好了,那壶是好不容易淘换来的,宝贝的很,连儿子都不给摸,生怕弄坏了。
倒不是壶比儿子重要,毕竟世子还小嘛,眼见是个聪明活泼的,有美好的未来,别跟着他这个父王学坏了,整日斗蛐蛐玩乐。
可小孩都有逆反心理,越不让他碰,越要碰。
这不,趁着大人都忙,悄悄潜进书房,偷走了蟋蟀壶,出府去找小伙伴玩儿了。
因着襄亲王小时候身体弱,整日关在房中,特别向往外面,但他吹不得风,大热天的也就只能开开窗。
所以等到养儿子时,便十分惯着,也总让他出去玩,只要带够了人就行。
世子每次出门,身边总跟着十几个人,可闲汉却说,只有一人找来。
虽说小世子并没有说那并非自家奴仆,而是愤怒有人敢违背自己的命令,但想也知道,世子还小,又一心惦记着玩,并不一定认识全部跟着自己的人。
他很可能只认得那身襄亲王府奴仆的衣服,而那人穿了这身衣服,被误认为是自家下人,所以才在不顺心时喊出‘狗奴才’。
那么,事情就变得愈发复杂了,不是人贩子拐人那般简单。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绑架!
推衍出这些,众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是有预谋的,那人贩子一定不会在京城停留,等到货多了再离开,而是抱走世子,直接出京。
要真如此,人离京后,就很难再找到了,谁知道他往哪个方向走了,还是直接往深山里扎,等到风头过去再说?
好在没多久,他们的人就根据六皇子提供的线索,找到可疑人员。
“那人抱着小孩,往东直门方向去了,在城门口排了一个时辰,出京时差不多午时,之后往顺义方向去了。”
距离现在过去了三个多时辰,走路能走五六十里,乘坐马车的话,则要快得多,将近两百里。
如果走水路,还会更快。
所以迫在眉睫,需要立刻去追,否则来不及。
且人数少也可能找不到,谁也不知道他们会选择哪个方向,必须扩大搜寻范围。
那么就需要大量人手,京郊大营正合适,但那是京畿大营,谁敢轻动?
必须要有皇帝许可,或者便会被视为谋反。
今天小年,没有宵禁,但城门依旧会在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关闭,而现在是六点左右,离关闭城门,还有一个半时辰。
如果进宫请求皇上下旨,根本来不及在城门关闭前出城。
京城大门,也是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随意打开,皇帝也不能在明面上为了找一孩子破例。
所以六皇子派人传话来,请贾赦同去京畿大营,找贾代善派人搜查。
同时,请林若溪进宫求见皇上,在座的只有她一人可以想进宫便随时进宫。
“郡主,这是六皇子手书,烦请代为呈递至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