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年秋,由于风之国“情报泄露”等原因在这场较量中失利,雨之国从风之国那里得来的矿产被低价出售到水之国,为了补偿风之国,雨之国再次派数千人前往两国边境无偿搭建防风林,开始计划二十年之久的沙漠防治计划,还两头倒的买了水之国的船。
但是,水之国的胜利没有那么的顺利,尾兽暴走,水影重伤,本就宗族矛盾尖锐的雾隐村暗流涌动,军事上的劣势让火之国趁虚而入,再加上今年收成不好,水之国不得不用矿石上省下的钱去购买火之国的粮食。就在这时,老奸巨猾的大野木立刻和雾隐村对接,成功让土之国闲置已久的忍具卖了出去。
事实证明,大名和忍者都是要靠钱生存下去的。
水之国没有办法,只能加大在茶之国,河之国和波之国的税收,虽然明面上小国是独立的国家,实际上经济军事政治主权都掌握在五大国手里,在忍界大战爆发时期,许多小国经济直接□□碎,国家破产。
就拿田之国来说,由于土地肥沃的原因田之国国内最好的土地都被火之国承包,即使是不那么好的地也会被火之国的粮商强行压价租下,导致本国人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再加上科技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没有任何抗压能力,战争期间直接破产,直到现在还在出卖国家的一切向火之国还债。
河之国和茶之国的情况比田之国稍微好一点,茶之国的茶叶远销全大陆利润巨大,气候湿润适合农作物生长,经济困难也不会让社会秩序难以维持。河之国沿海一岸平铺着大片平原,从雨之国山地形成的河流在这片土地上安静地流淌,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在火之国与风之国之间,茶之国北部,是大陆南部较为繁华的商业区。
但是波之国一个被卡多掌握的小岛国就不好过了,本来大多数收入都被卡多拿走,剩下那点也就维持基本生活,水之国加税会让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
晓组织明部的作用就体现于此。
晓组织的名声在民间和忍者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最现实的理由就是,他们救人不收费,或者只收一点。
经济受损意味着开源节流,但源都在水之国,就只能节流,最直白地体现就是裁员,然而社会福利制度才刚刚起步,被裁员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而被裁员的人有单身的,也有结婚的,他们需要对自己的伴侣和孩子负责,以至于压力巨大,最后被逼自尽的不在少数。
这时候晓组织就会暂时性资助他们,帮助他们维持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如果是青壮年,他们会被培训一定技能找到工作,如果是小孩他们会被送到晓的福利院,如果是老人则会被送到养老院。
晓组织是雨之国的组织,理论上他们不具备大规模收养另一个国家公民的资格,但是他们凭借着良好的声誉和他们背后的资助公司成功在各国拥有自己的学校,福利院,养老院,医院,工厂,大名对此默认的态度让下面的官员也放松了对他们的管理,甚至自主权较高的雷之国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批准了许多关于晓的文件。
自由记者石松筝覃发现这一现象并对此进行大量报道,并且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报道《白头发的慈善家》也和雨之国息息相关,不过此时他才刚刚开始自己对晓组织长达三十年的持续性调查。
他先去调查了大众最为熟知的工厂,那里生产的物品会直接共给最需要的人,在外界的传言里那里总是汇聚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冬天的车间很热让很多健壮的工人直接脱了上衣躺在雪地里。
实际上那里的工厂和别处的工厂区别不大,可能是直接用背后资助企业淘汰下来的产业链的原因,那里生产效率低下,需要工作的人多,比起其他地方优势也就在于环境干净,工作强度不大,管理没那么严格所以进去的时候能听到工人在随意交谈,有些在偷懒,极少一部分直接睡着了。
“请问那是什么情况?”石松看起来就不太和善的脸配上冰冷的语气,让人觉得他不是在采访而是在审问,这是天生的,如果在放松状态下他看起来会更像一个逃犯,这也是他会选择晓的原因之一,那些关注度大的政治新闻轮不到他,那些大明星的采访也不会让他进去,狗仔的事他又不屑干,老老实实在公司上班相当于要了这个自由人的命。
“啊,他们又睡着了。”带他的厂长装都不装:“我们这里管理松散,只要不影响生产睡觉也不是什么大事。”
“您不觉得这样会影响工作效率吗,万一其他人也有样学样?”石松直觉这是个有意思的新闻。
厂长和蔼地微笑道:“不会的,我们特意多招了人,所以不缺人手。况且对我们来说不让他们出去乱逛就行了,除了生产产品外,工厂最大的作用就是收容他们这样的人。”
“收容?这里相当于成年人福利院。”石松很快抓到重点。
“你是记者应该很清楚一些社会新闻,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社会上生活,社会也不会接受犯过错误的他们,但是这只会把他们逼上绝路导致更大的危害发生,遏制这些潜在危害是我们晓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厂长此时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厂长,尽管他现在还穿着蓝色的工装,发型只是随意地剃成寸头,但他看起来比大学的教授更让人下意识尊重。
“晓在慈善方面总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很好奇青川公司这些资助者的资金真的足够支持这些吗?”石松开始问起自己最好奇的问题,他可不信那群人真有那么多闲钱。
厂长似乎没有看出这个问题的坑依旧乐呵呵的:“我们平时生产的东西都是会卖出去的,医院和学校也会受一点费用,除此之外就是你们最熟知的捐款,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民间的捐款,以及几位匿名的好心慈善家,所以足够用的,详情可以去看每个季度的财务报表。”
“看来社会上还是好人多。”石松略过这个问题:“关于工厂的生产细节能介绍一下吗?”
“当然,这边走。”厂长带着他走到旁边的房间,让他消毒后进入房间,那里是工人们搬运原材料和称重混合的地方。
这是一个糕点工厂,会生产资助晓的雨之国公司之一——云梦公司的招牌面包云朵土司,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面包,饼干,和几种蛋糕,是可以饱腹的主食,上一次大规模出现在大众眼前还是在前年鸟之国灾荒的时候。
资助者们看起来是好心捐赠,从他之前调查的财务报告来看,晓只需要上交10%的利润就相当于“买断”公司的技术和生产工具,看起来不划算的买卖,实际上可能是借助晓扩大自己品牌的名声。
但是晓在民间很低调,这种打广告效果真的值得吗?
石松实在想不明白,他看着面前的工人熟练地从箱子里拿出四五十个鸡蛋敲进不锈钢盆里,再配比小麦粉,酵母粉各种粉,然后一起倒入机器里,由机器混合揉面。
他看着直径约有5厘米,像根擎天柱一样吭哧吭哧搅拌十多分钟才搅拌好的面团,顿觉机器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换成人工那效率也太低了。
“好了吗?”厂长依旧风度翩翩。
“好了,谢谢。”石松下意识使用敬语。
他们去了别的房间,说实在的和普通工厂确实没有区别,柔好的面团经由工人分好后再次进入流水线,它们经由刚硬的机械臂,上下折叠变成更方便揉搓的样子,然后一股脑从运输带送到另一个运输带,上下由钢制模具按压变成球形,这才再次回到工人手里被装进烤面包的模具,然后又上了流水线。
按压,发酵,烤制,然后排列整齐得像是三列齐整的兵团,被工人放进纸袋里,最后一次上运输带进行封口。
新出炉的面包香气扑面而来,让石松下意识咽口水,然后他看见几个工人偷吃了一个面包,就在厂长面前。
“这是工厂很常见的事情,他们吃点也没什么,反而能缓解心情是件好事。”厂长开口解释:“你要尝尝吗?”
刚出炉的面包是蓬松柔软的,散发着谷物的香味让石松一口买进松软的面包里,然后快速地吃下半个。
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再次询问关于工厂收容流浪汉和出狱人员的事情后,他临走时说了一大段客气话,然后带着自己的稿子走出去了。
已经到了晚上,街道上到处可以看见喝得烂醉如泥的上班族,人们白天里的压抑与拘束在夜晚尽情释放。
石松突然想喝酒,他拿着公文包进入了路边一家居酒屋。
居酒屋里都是人,老式装修和暖黄色的灯光让这里看起来充满市井气息,他点了啤酒和招牌小吃,坐在榻榻米上,默默聆听周围的嘈杂。
酒精催化着未知,你永远不知道会从喝醉的人嘴里挖出什么惊天大消息,过了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已经听到了两个婚外情和一个商业间谍的故事,演成电视剧都能拍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