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初面上不动,但瞳孔骤然一缩,快步跟着宋孺来到帅帐。便看到一只白头鹰停在帅帐的桌子旁,自顾自的撸着毛。
她走到桌前,吹了一声口哨,那鹰便乖顺的飞到了杨初的手臂上。
杨初摸了摸鹰的毛,从脚边绑着的小竹棍中取出来一张纸条
杨初走到帐外,一抖胳膊,鹰便飞走了。
她回身便打开纸条——上面写。
“北狄异动,恐有兵变。”
短短数字,就已交代完全。
杨初知道裴衡之给皇帝的折子还在八百里加急的路上,自己是第一个得到这消息的。
她脑子里迅速开始盘算该怎么样,才能出师有名。
宋孺站在旁边看杨初的脸上没有表情,更看不见喜怒,不免心里也跟着打鼓。
他声音有些焦急:“怎么了?边关是不是有战事?”
他昨晚一直待在苍梧台并没有回府,而是在苍梧台过的年,就在他要睡下的时候,突然听到鹰戾在天上盘旋,便赶紧起身将鹰戾接下来。
这是杨初的私信,就连宋孺也无权私自拆开,只能等明日杨初来了才能打开。
就这样宋孺睡了一个不踏实的觉。
可今天看见杨初打开了信,却啥也不说,他心中更是焦急。
连连催促:“你倒是说话啊,杨观云。”
被催的有些烦的杨初将纸条团成一个团扔给宋孺。
宋孺接住打开看见八个大字写在上面,吓得破口大骂。
“操,杨初你这他妈的还不着急?”
“你是疯了吗?还是过个年过傻了?”
“我赶紧给你准备进宫的帖子,你现在立马换身衣服,进宫见驾。”
也不等杨初说话,自己说完转身就要喊人。
杨初赶紧将他叫了回来,镇定的看着面前的着急的人,揉了揉眉心颇为嫌弃的开口:“你才是过年过傻了,你说说这消息你是第几个知道的?”
宋孺不解其意但还是如实回答:“如今不过你我二人......”
杨初看着宋孺变化莫测的面部表情上笑了,她靠在椅背上
“我时常怀疑那首名动天下的《借天权》到底是不是你写的。”
宋孺如今想明白了神情逐渐放松下来,他拂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废话,要不是我写的,谁跟你在这里鬼混。”
“呵”
见杨初没了下文,宋孺又不死心的问。
“就这么着?什么也不干?”
“对,什么也不干。”
宋孺有些不理解,既然杨初让人盯着边关,便可能是猜到了北狄会有动静,如今知道了却又什么也不做。
“裴衡之肯定写了折子报给了陛下,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陛下传召,其他的什么也不用做。”
宋孺又接着问:“那你为何要给裴衡之派私信让他盯着北狄。”
“我只是好奇。”
“好奇?”
杨初闭上眼,修长的手指在桌子上杂乱无章的敲打着:“我只是好奇,若是狼声知道了大晟正值皇权更迭的时候,他会不会出兵骚扰大晟边境。”
“就这?”
杨初点点头算是回应了宋孺的疑问。
宋孺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被杨初耍了。
回想起前几日......
那天她悄咪咪的把宋孺拽到一边说:“梓玉,今年除夕你就别回府了。”
“为何?”
“不可能我家老头肯定不会同意的,若是往年在边关倒是还好,可今年在昌都啊,在昌都。”杨初揽着宋孺的肩用只有她们二人的音量说:“哎呀我知道,这不是一个重要任务要交给你,这个任务只有你能完成。”
宋孺半信半疑试探的问:“什么任务啊。”
杨初在他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就这样宋孺放弃了回府过年的机会,为此他还被母亲写信好好数落一通。
如果眼神可以杀死人,那杨初已经被宋孺凌迟无数遍了。
杨初感受到了旁边幽怨如刀子一样的眼神轻飘飘的说了句:“别生气啊,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之彼身。”
“杨观云,你幼不幼稚啊。”
杨初摇头
“你看着我被人骂就那么开心啊。”
杨初点头
“戏弄我好玩吗?”
杨初点头
“平日怎么没发现你这么记仇呢?”
杨初点头又摇头
“我......”
宋孺不管说什么她都不说一句话,只噙着笑点头或者摇头
最后没辙了,气鼓鼓的撂下两个字跑了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