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对于升入初中这件事非常满意,一来是终于可以跟檀辰重回一起上下学的路线,二来檀春终于不把自己全全当个小孩子看待,给予了一些成年人的尊重。
檀辰倒是完全无所谓路上多了这么个搭子,依然没什么话跟他说,路上都在补作业。
补作业则是因为晚上的时间都用在赚钱上了。
檀辰本着一本万利的思路,初二开始还是决定暂且做点学习相关的创业致富,代写作业效率太低,他转而写辅导资料和真题解析,把初一初二的重点学科资料仔仔细细地做了一个汇总,还找各科老师盘点了一遍,转头找门口复印店转印出来了几百份,并委托复印店老板进行出售。
复印店老板李叔李小树,兼校门口一众小卖铺的房东,根本看不上这么点蝇头小利,檀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叔完全不为所动。
最终檀辰转换思路,说赚钱为辅积德为主,这么多学生家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如果我们提供了更多一手的可信的教辅资料,能有效将家长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也方便广大学子学业精进更上一层楼,这岂不是一件美事。
李叔深以为然,大手一挥说那就只收你基础复印费,门口分你一个一平米的摊位,你自己看着卖吧。
于是檀辰半只脚迈入教育行业,联合年级几个学科靠前的学生,给每门学科都量身订做且实时更新最前沿的教辅资料,每月更新在校门口出售,依靠伟大的月考制度,每个月甚至都有个销售小旺季。
后面檀辰真正开始做生意发现,像学校这么稳定的客源和可靠的销售旺季真是相当难得。
檀辰的生意也间接造福了张望。每个月的教辅资料檀辰一份不落地给张望留了一份,直到张望入学时已经攒了相当齐全的初二教材。然后张望在檀辰的指导下,开始着手创作初一的财富。
张望:“……哥我刚入学从哪搞到第一次月考的题啊?”
檀辰慢条斯理地掏出自己的创业小弟也是刚刚升入初二的学弟全部的月考试卷,“这里是上一届所有的题,你自己先做一遍看哪些学过,再把目前你们老师要求做的教辅资料地重难点题稍微做做归类,这很难吗?还行吧这才第一个月,后面上手了就好了。”
张望:“……”
檀辰:“整理好汇总在这个本子上,字写清楚点,不然还要转录……这周六晚上十一点前交给我。”
张望:“……”
檀辰:“有什么问题吗?”
张望:“没有!”
檀辰满意地合上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在“初一1/1月考”这项后面打了个对勾,写上了张望和预计完成时间。
张望欲哭无泪,开始怀念起那个小学倒买倒卖小零食的檀辰,感觉自己这是真的上了贼船,但自己贵为船长心腹,迎风流泪驶向无垠学海。
也借这一学术创业的春风,兄弟俩的成绩稳稳的名列前茅,第一学期结束檀春看着两人领回来的奖状,高兴地点了一支藏在柜子角落里的好烟。
檀辰主动上交了本学期合法收入的一半让檀春帮忙存起来,张望乖巧地坐在旁边择菜,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等着檀辰给自己的发期末工资。
檀春掐灭了烟,一边用信封包好装进自己老得锁孔快锈掉的首饰盒,一边在兄弟俩看不见的角落悄悄抹眼泪。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她心想。要是丈夫和女儿还在多好呀。
檀辰也给张望发了点工资,鼓励他寒假也不能懈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望咬牙切齿打开寒假生活。
为了提高这个“教辅机构”运作效率,檀辰甚至自费给参与到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学生买了字帖,不求美观但求工整,有效减少转录过程的人力物力时间。张望也自然没有落下,檀辰亲自监工,盯着他每天两页字帖。
“这也是为了你好,顺便练字,这之后考试也是很加印象分的。”檀辰蹲在椅子上,一边教育张望一边手里快速翻阅着新收上来的资料,按学科学期分门别类,考虑新学期可以直接打包销售,零零散散的客单价低,整理分发又麻烦,正好自己临近中考相比时间会更紧张,要直接按学期打包卖感觉会更加高效。
同学老师很少看到檀辰这么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日常的檀辰看起来总是规规矩矩的,站有站姿左有坐相,不说不笑的时候会自然地抿着嘴,眉心微蹙,表情看起来就挺严肃,甚至总让人觉得他在生气,一开口温和友好,如沐春风,但大家也都知道他耐心和脾气也就那样,有事说事,没事他就默不作声不感兴趣地走开,对于自己无关的人事视若空气。加上在一众初中生里尤其工整的衣服,颇有一番年轻老干部的风范——这都多亏檀春,檀春女士本着纺织女工的操守,每天晚上都会把自己和兄弟俩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熨好,还总念叨咱们不求华丽富贵,但要干净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