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
眼前一个“人影”闪现,诸葛累脑中突然生出一个似乎不怎么靠谱、又十分可怕的想法。
去投奔他的祖母?
他的祖母,沈氏。
“累,我们……是要去见你的祖母吗?”公孙巍沛不知何时醒来,一眼看穿他内心想法——他和公孙累就是这样的,只有生辰不同,其他的事情只一个眼神便能知晓对方想法、更多的时间里甚至连眼神都不需要,但就是能知晓彼此的心理活动。好像同胞兄弟一般,然他们两个在相遇之前的确完完全全的陌生人。
“我想,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公孙累眺望着远方,“她还是一个很好的医士,她能治疗你。”
“可是……”公孙巍沛想接下去说些什么,诸葛累赶忙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诸葛累,何尝不知道,他的祖母,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人啊!然,如果没有他的祖母,他更是无法活至今日,更别提遇见公孙巍沛了,他的苦难的人生,他漂泊无依的人生,不能没有公孙巍沛啊!
“累,不要有所顾虑。”公孙巍沛还是说了出来,“我们去投奔你的祖母。”公孙巍沛无论何时,总是风度翩翩,丝毫看不出是怎样一种状态——哪怕是受了重伤、重度风寒、甚至中毒威胁性命。要知道,他公孙巍沛从前是极度惜命的、把自己的“美貌”这一项他最平庸的条件看得比钱财还要重要,他的人生信念“千金散尽还复来”。诸葛累在早期便说过“幸好他有些才华可以支撑他生活,否则非成了官宦人家的幕僚不可。
“累,真的不需要顾虑我的,”公孙巍沛此时的语气里带着愧疚,他总感觉到两个人要天人永隔了。
自从两个人开始“逃亡以来,公孙巍沛终日惶惶不安,着实像换了个人一般,再也不似从前那等纨绔子弟、油嘴滑舌。
“我知道了,我会考虑的。”诸葛累闭起眼睛,不知是多日的“逃难”太过疲惫终于支撑不住所致还是在深思中。公孙巍沛见他这副模样,便也不再打扰,而是重新歇息下来。
他,诸葛累,自到了叔父家里,便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那诸葛刚刚被叔父接回家中时,叔父叔母对他是极好的,祖父看上去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家。使得诸葛累自以为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和人生。然,完整的家庭终究只是黄粱一梦。但还是收获了阿依阿昭两位红颜知己。诸葛累对此很是心满意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日,是他与他年幼的兄弟“归家”的第一天。
诸葛累在这个家里遇见的第一个人,便是他的“恩师”诸葛尛。虽然和他差不多的年纪,却已然是家里的“管家”了。
她是诸葛累的叔父诸葛风鑫最小的女儿。因她的两个姐姐自小许配了人家的缘故,只有她一个人在家里,受尽了诸葛老太爷、叔父叔母的宠爱。然,她确并未养成恃宠而骄的性子,而是谦卑下人,尊重老幼,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做大小姐。由此,她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奇迹女子”,各家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的人士,更有一些即将为人父母的小夫妻们,也想要将自己的孩子也教成诸葛尛那般,温婉贤淑,体恤下人,尊重父母祖父母的人。
那日,诸葛累与其弟走进“家”门。
许是思念长子的缘故,诸葛累一只脚踏进“家”门,便是什么都顾不得的诸葛老太爷前来相迎。他虽然是当地闻名的乡绅,却不给家里定规矩,故家里上至黄发老人,下至垂髫孩童,都过得无比自在,当然,有客人来的时候还是要守规矩的。
这诸葛累之父虽然做了让诸葛老太爷难以原谅的事情,但终究血脉相连,那诸葛老太爷见到诸葛累,老泪纵横,抱住诸葛累就是一顿痛哭。那哭声震天响地,真真响彻方圆三十里,凡是闻者无不痛彻心扉,搞得全家上上下下各个捶胸顿足,痛哭不止。引得邻里老少无人不过来围观。更有甚者,住的距离诸葛家稍远的那些乡邻,以为是诸葛家里出了白事,纷纷穿上白衣孝服前来吊唁。谁知当感到诸葛家宅邸时,却见张灯结彩,好像过年一般喜庆。而诸葛老太爷自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好客,再加上此次乃是长子之子归家,便留下那些“吊唁”的相邻们做客。一同庆祝这“大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