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纯心女子,本出身名门,家父与诸葛老太公乃九死一生的知己至交。奈何家道中落,被迫沦为乐妓,抚养年幼的兄弟姊妹。
当年,诸葛老太爷上京赶考,途中需经过山林,当时天色已晚,又遇山林暴雨。巧的是在暴雨来临之际经过一处废弃的山神庙,诸葛老太爷便在此处避雨休整歇息,待得风雨过后便赶路。
连日赶路,使得诸葛老太爷疲惫不堪。当晚,睡正酣,忽被一声巨响打破梦境,声音之大,险些刺破诸葛老太爷的耳朵。吓得诸葛老太爷慌忙躲进破败不堪的神像身后。不曾想,看见了多年之后无论如何也无法忘掉的一幕,更是不愿回忆起、噩梦伴身的一幕。
只见一个人影慌慌张张的走进山神庙,来人正是纯心女子之父,诸葛老太爷的毕生知己杨生,此行也是上京赶考,然,上路之前因缘际会发了笔小财,便想着,天子脚下,须得穿戴好些,便置办了一身高档行头,谁知,途中撞见山贼盗匪,被当作了哪个乡绅财主,紧跟了他整整三天。这日,他来到这片山林,因远离闹市,心想着得赶快找个地方躲个几日,待得大批上京学子感到一起走过这片山林。然,人算不如天算,他带出来的驮行李的驴子可是“害了”他。那驴子生性好吃,见到茂盛的草木树叶便走不得路,一定要吃的饱饱才肯继续干活,对此,他曾经不只一次的要求阿爹阿娘将这头驴子卖掉换一头勤奋的驴子,可是他阿爹阿娘也是极具重视感情,始终不舍得将这驴子卖掉。说来,这驴已经在他家里六七年有余了,本已经可以准备“告老还乡”了,现下还将它带出来跟自己跋山涉水上京赶考,想到这些杨生也是隐隐觉得有些对不住这驴子。然,这次,这驴子真的将他带入“鬼门关”。
这日黄昏,杨生赶路至山林前最后一个客栈,本想在此处多停留几日。许是刚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格外清新,那驴子偏偏生了一个比狗还灵敏的鼻子,竟闻到了不远处山林中芳香的杂草树叶的味道,飞奔过来,叫不住,追不上。赶到它身边,无论怎样拍打,都只是自顾自地吃着。杨生甚是捉急,如果被身后盯着他的那群山贼盗匪知道了他独个儿在这山林里,岂不是真的没得姓名了?要知道,他还没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啊!他还不想死啊!一时情急,对那驴子拳打脚踢起来,这下可坏了事儿。那驴子前蹄离地,后脚着地,像人一般“站了起来”大叫了一声。这可吓坏了杨生,“这下怕是真的要将那些个山贼盗匪引过来了。”他再也不敢在此处停留,又想着回去那伙山贼盗匪定时已经追到了客栈,便决定带着重要的物件立即进山林,至于这驴子,它吃饱了自然会顺着自己的气味追上他的。要知道,他们家的狗迷路了这驴子都不会迷路,甚至前几日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阿爹带着狗与驴子进山打柴,天黑返家时,才发觉走的深了,偏偏还忘了做标记!即使他阿爹自小在森林中,识路的本事一流,也难免会出岔子。于是他将带来的狗放在前面,想让狗带着自己回家,然而那狗也却是一直“奇葩”,竟不识得道路!虽然阿爹在林中度过一晚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害得自己妻儿为他担心。传言动物养的久了通人性,却是如此,就在俩愁莫展之际,那驴子走上前去,大大的眼睛盯着自己好一会儿,又望向另一个方向,示意那个是正确的路吗?那驴子拖着小狗,两只小动物一前以后走了过去。阿爹虽觉奇怪,却并无选择,只得跟了上去,万万没想到,两刻钟的功夫,竟然就看到了此时房门前等候的妻儿!他更加好奇,自己原来只在离家两刻钟的地方吗?!
正是阿父的这次“遭遇”,让杨生下定决心“丢弃”这个此时只顾着吃、连主人姓名都不在乎的驴子。
杨生走进林子,刚刚为了追那驴子连一碗水都没来的及向店家讨要,再加上连日的躲避,此时真真是又饥又乏,若再找不到一处可落脚的地方他怕是真的要命丧于此了。
大概是天无绝人之路,又或许是他平日里乐善好施,他已不知过了多久,已进林中多远,竟真的来到一处山神庙。
虽乏字当头,他仍旧未消警惕。寂静地看扫了眼周遭,确认那些山贼盗匪“没有”追上来才慌慌张张走了进去。
山神庙里,那诸葛老太爷躲去神像后。或是因为太心急,竟将贴身玉佩落在了刚刚安寝的草垛上。那杨生进了山神庙,一眼便看见诸葛老太爷落下的玉佩,径直走上前,捡起玉佩。忽听一阵巨响,一个颤抖,连滚带爬的去了神像身后,与先前多进去的、此时正偷偷往外瞧的诸葛老太爷撞了个正着。两人险因惊吓过度而叫出来之际,互相捂住了对方的口鼻。
正在两人躲藏好之时,一伙蒙面人走了进来。还绑着一个女子与一个小男孩。那女子看上去与杨生年纪相当,月色中依稀可见,是个美人。
杨生撇了眼身旁的诸葛老太爷,他神色紧张,却好像认得那些蒙面人般。杨生心中好奇,更庆幸不是追着自己那些山贼盗匪。向外查看,忽地与那女子来了个四目相对。那是怎样一双眼睛啊!坚强温柔!杨生瞬间沦陷,不顾一切,冲了出去。诸葛老太爷本想拉住他,却也奈何不得。
那蒙面人头目也是奇人一个,见钻出一大活人,竟然带着手下们跑了?!?这杨生可是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啊!诸葛老太爷见状,只道他是什么名门高人,暗暗发誓一定要与他结为兄弟。
杨生“吓”走了蒙面人,慌忙为那女子和男孩解开绳子,将她们带回神像后。果然,那群蒙面人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