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馆?”杨黛抬抬眼皮,视线又落到了报纸上。
“杨大姑娘有了喜事,咱们自然要庆祝庆祝,去照相馆照相,然后再去国营饭店吃顿饭,等饭后再去百货大楼看看。”韩霖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来。
这种庆祝方式,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委屈杨黛。
如果是以前,身为太子,想要为杨黛庆祝,自然能想出千八百种方式,只为赢得杨黛一笑。
但是现在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仔细想想,自己似乎只能做到这些。
韩霖有些落寞。
杨黛倒是没什么,她对照相馆很有兴趣。
在记忆里,是去过照相馆的,进去过两次。
一次是读高中的时候,杨父为了给她办学籍,专门去照了相片。
另外一张则是两人结婚的时候,听说城里人都流行拍照,两人就商量着去拍了照,搬家的时候杨黛还见过两人的合照。
“等你房管科那边忙完吧,拍照又不是什么着急的事情。”杨黛心情好,也不在乎早晚。
而且她觉得照相这种事情,自己去也可以的。
但韩霖语气中有轻松和期待,杨黛并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
杨黛并不准备闷声发财,因此吃过早饭后,她就迫不及待拿着报纸回了娘家。
一段时间没回家,杨家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早前杨黛的房间被一分为二,侄子侄女分开住。
二哥的房间也因为要结婚,重新修整了一遍,甚至院子也重新垫了一遍,总之变化不小。
“吃饭了吗?要不坐下再吃点?”这个点,家里只有杨母一个人,看到杨黛过来十分惊喜。
这几天杨黛在家里养伤不出门,杨母可没少出门。
主要是宣传自己女儿女婿的好人好事,为女儿女婿正名。
“我吃过了,您快吃吧。”杨黛坐在杨母旁边,催着杨母快些填饱肚子。
杨母每天都在家里起的最早的,做完早饭看着各个都去上工上学之后,自己才有功夫填饱肚子,每次吃的时候饭菜都不太热了。
“您以后就跟大家一起吃,等她们吃完您再吃,饭菜都凉了不说,也没剩下什么东西。”杨黛有些看不过去,她希望杨母改变自己这个习惯。
杨母是这个家的管事人,是当家的,不是丫鬟,凭什么非要别人吃完之后,自己再吃?
“你别担心娘,我这饭菜都是单独留出来的,而且现在天越来越热,吃凉的才痛快呢。”杨母说着说着,语调中隐约有些哽咽。
她不是因为吃凉饭而伤心,毕竟这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么多年了,她已经形成习惯。
她是为女儿高兴,女儿嫁人之后,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其实这么些年,她也不是不知道女儿被自己养偏了,有什么好东西只想着自己,一有不如意就耍性子。
家里不仅儿媳妇讨厌女儿,就连两个小的孙子孙女也觉得姑姑不是个好人,两个儿子也觉得她和老头子偏心。
但是一碗水端平不是那么容易的,况且她和老头子偏宠了杨黛这么些年,已经成了习惯。
“你是回来问公社那个工作的事情吧?”杨母想起正事儿,说给女儿落定工作已经有段时间了,公社那边有这个意向,但是又一直没有给出准确答复,“你再等等,你爹说了就快有信儿了。”
“等有了这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我闺女就什么都不怕了。”杨母说着,似乎已经看到了杨黛以后风光的日子,语调都轻快起来。
“娘,我这次来就是想和您说,这工作我不要。”杨黛一直用手轻轻压着杨母的胳膊,担心杨母太激动,突然暴起。
“您先别生气,您看看这个。”杨黛眼疾手快将报纸塞进了杨母的手里,“这报纸上的文章是我写的。”
“您看这里,作者:黄庄大队杨黛同志。”杨母不识字,杨黛一个字一个字念给她听。
“这是真的?你没哄我?”看着手中的报纸,杨母有些手足无措。
“当然是真的,这事儿我哄您干嘛,等中午我哥我嫂子回来,您让他们也看看,这就是咱们大队,我的名字。”
杨黛话音刚落下,杨母瞬间激动起来,将报纸重新放到杨黛手里,“呀呀呀!你不早说,这报纸多精贵的东西。”
杨黛有些想笑,不管是杨家还是韩家,糊墙的报纸都是一叠一叠的,看起来就不像是精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