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黛还能听见两个嫂子说话的声音。
孙巧云语气中还有丝满意,“老三媳妇比老三强点,至少知道分家了,回来吃饭得带上口粮。”
“夫妻俩毕竟都是高中生。”黄凤霞语气中的羡慕遮掩不住。
“读个高中有什么用,还不是一对……”孙巧云对夫妻两个都看不上,且始终记恨韩霖,语气中也充满不屑。
杨黛只当没听见身后的嘀咕,进门将东西放下去洗手。
走到堂屋之后,看着堂屋里的电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分家后,她们那个宅子里没通电。
电灯对杨黛来说是个稀罕物件,虽然一个电灯不足以让整个房间都变得亮堂堂的,但要比蜡烛方便很多,很受杨黛的喜欢。
只可惜电费很贵,韩母一直不舍得让开灯,杨黛在家里住的这几天只有睡前的时候才能过过电灯的眼瘾。
昨天匆匆忙忙搬进房子,头挨着枕头就睡了,杨黛也没想起电灯的事情,如今看见了,眼神中充满了想要。
杨黛的眼神被韩霖看个正着,原本就琢磨怎么赚钱的心思更明显了,手指也不由自主动了动。
“老三,这几天你就好好上工,等过几天你和一起上县城一趟。”饭后,韩父同韩霖说起正事儿。
“每年这个时候房管科都要检修房子,你跟着我过去混个脸熟。”
韩父话音刚落,大嫂孙巧云想要说话,但被大哥韩敬瞪了一眼,只能低头不情不愿地假装低头吃饭,嘴角还不满地撇着。
杨黛将每个人的表情都看得分明,但也只当自己没看见,心中琢磨着自己当老师试课的事情。
另一边韩母抓住杨黛的手,小声嘱咐着,“我今天和小队长打好招呼了,以后你还是干打猪草的活儿,但可不能干着干着就撂挑子。”
韩母的语气中有几分埋怨。
韩家壮劳力多,工分也多,早几年的时候,韩母就已经不上工,只管着家里的自留地,还有几只鸡鸭。
今儿上午喂好鸡鸭,心里记挂着韩霖和杨黛两人,专门去看了一趟。
韩霖那边还好,虽然干活有点马马虎虎,但人老老实实在那里。
锄地这活儿也不是韩母能干的,她就琢磨去麦地里看看杨黛,帮着杨黛拔草,多赚几个工分。
结果刚到地头正找人呢,记分员就过来说,杨黛已经走了。
看着计分表上孤零零的那行一,韩母差点追到家里对着杨黛破口大骂。
“打猪草这活儿你干过,虽说工分少,但清闲,你先干着。”韩母苦口婆心,“等明天一早我还去家里喊你们,和你们一起去上工。”
韩母打算好好监督杨黛两天,可不能一天只孤零零一个工分,还不够难看呢。
杨黛心思都在小学老师上,但事情还没落定,她不可能说出来。
“娘你放心吧,不用记挂我们。”
另一边韩父也同韩霖说完了话,时间已经不早,夫妻俩准备离开。
韩母将家里的手电筒塞到韩霖手上,“路上黑,你们拿着。”
“你放心,咱们家很快也能通电。”告别韩家父母后,韩霖打开手电筒,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方才杨黛的动作他都看得一清二楚,离开告别时看着电灯依依不舍,韩霖没忍住做了这么一个保证。
“咱们是夫妻,我相信你,不过也不用急,咱们大队通电的人一共没几家。”
电费昂贵,想要通电还要请电工过来,还要买电线买灯泡,算下来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黄庄大队除了几户好过的人家,真没几家舍得通电。
通了电的也没几户舍得用的。
但杨黛越是这么说,韩霖心里便越着急。
两人走到家,看着杨黛进门点燃蜡烛。
韩霖止住了脚步,“你先睡,我去山上一趟,不用给我留门。”
“这么晚了,就算有事情也改天再去吧。”杨黛不赞同韩霖的想法,伸出手想要将韩霖往房间里扯。
“山上野物多,趁着这会儿去山上挖个陷阱,明天一早就能看到猎物。”韩霖已经准备多打点猎物,自己和杨黛的口粮能丰富一点,剩下的还能去黑市换钱。
杨黛看韩霖意向坚决,没再劝只说:“你等等,我拿东西给你。”
“这把弓是我祖父曾经用过的,刀是我父亲专门找来的,还有这把斧子,也是上好的玄铁,你看看你用哪个。”
说完杨黛又拿出一个小瓷瓶,递给韩霖,“小心受伤,我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