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读高中的时候,心思都在旁的地方,根本不是正儿八经去读书的,两年高中读下来,书本上除了自己的名字,半点笔记都没有。
杨黛看着那本名为物理的书,不由自主摇头,但看着看着反倒是看进去了。
正兴致勃勃的时候,却见崭新的书,当中有一页被涂抹的乱七八糟,上面写满了一个人的名字。
“林正阳。”杨黛不由自主念了出来,脑海中也模模糊糊闪现出一个年轻男人的身影。
“杨姑娘这是念叨哪位相好呢?”
身后猝不及防传来声音,吓得杨黛一个激灵。
杨黛本来就对离婚不顺这件事情心有不满,对太子韩霖更是心有旧怨,当下也不客气,随手将旁边的本子砸了过去。
不砸还好,砸过去之后,韩霖阴阳怪气的语调更是没有停下。
“杨大姑娘的脾性真是好样的,连说一句都不能说,也不知道这位林正阳同志能不能受得了。”
杨黛再次翻了个白眼,没有理会身后的韩霖,而是回忆起林正阳这人,又忽然想起自己之前通过房门听到的杨父的那句话,终于理解透了杨父的意思。
这位林正阳是原身的初高中同学,更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原身的对象。
原身自小长得好,家里条件也好,家里的杂活,杨母一概不让杨黛沾手,就连上小学都是专门去公社小学,初中的时候在县城读书,就开始谈恋爱,恋爱对象正是林正阳。
原身不是读书的料子,初一读完就不想念了,想天天回家躺着睡大觉,但奈何喜欢上了林正阳,有这么一根胡萝卜在前面吊着,勉勉强强将初中读了下来。
初中毕业,原身彻底歇了读书的心思,并且和林正阳约定好,等林正阳读完高中,她们俩就结婚。
林正阳家是县城的,爸妈都是正儿八经的工人,爷爷奶奶也都是参与过战争的老兵,退伍之后在机关单位上班,一家子只有林正阳一个宝贝蛋。
而且林正阳答应原身,等到婚后,如果原身想工作,就安排原身进厂,如果不想工作,就在家里吃香喝辣,等着他上班赚钱。
原身信以为真,还带着林正阳见了自己父母。
杨家父母虽然觉得小孩子家家的玩笑话当不得真,但闺女喜欢,而且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上高中,也就只能遂了闺女的愿。
原身在家里扎扎实实歇了一整年,最经常做的事情便是去县城看林正阳,和林正阳商量到时候两人的婚礼应该怎么办,她的婚礼必须是黄庄大队独一份的气派,让同龄的姑娘都羡慕她。
但林正阳这边却换了说辞,说家里人都觉得儿媳妇初中毕业学历太低,以后就算安排工作都不好安排。
原身听到这样的说辞,又开始闹着要去读书,杨家父母被闹得没办法,又重新花钱将女儿送进了高中。
原身满心都是拿到高中毕业证就能和林正阳结婚的事情,上课的时候虽然不听,但也老老实实。
好不容易拿到高中毕业证,欢欣鼓舞地去找林正阳。
但奈何连林正阳的面都没能见到,只见到了林母的黑脸。
原身早前是跟着林正阳见过林母几次的,每次林母都笑脸相迎,将和蔼可亲的形象深入原身心里。
但这次的态度截然不同,林母矢口否认原身和林正阳恋爱的事情,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嘲讽原身想要攀高枝攀疯了,说原身在学校里水性杨花,吊着不少男同学,就是为了嫁到县城。
原身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被林母这么一嘲讽,哭着离开。
杨父听到女儿受了委屈,当下要去帮女儿出气,但还没有行动,就先被自己的领导警告了,说如果杨父敢去县里,那砖窑临时工的工作就别想要了。
杨父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的工作是一家子的指望,只能劝女儿将林正阳忘了,自己托关系给女儿在公社找个临时工先干着,毕竟是高中毕业,总不能天天闷在家里睡大觉。
原身同意了,但心里还念着林正阳,经过多方打听,终于知道林正阳去报名参军去了,偷偷买了火车票,想要去部队找林正阳。
结果火车出发前,被林母逮个正着,再次被嘲讽一顿,原本托关系在公社安置的工作也没了。
杨家父母没办法,只好将女儿掬在家里,让她安安生生相亲,不许再去公社和县里折腾。
但原身眼光高,心里还念着林正阳这个人,每次相亲的时候都恨不得将相亲对象从上到下嘲讽一遍,几次下来,媒婆都绕着杨家走,再没人登门说媒。
原身还写了几封信拖同学寄给林正阳,但最终只得到林正阳说分手的回信。
她心有不甘,决心要找个比林正阳条件还强的人,偷偷溜出家,想要去县城找自己以前的同学。
结果下雨路滑,一不小心将自己摔进了河里,最后被路过的韩霖救上岸。
两人就这么稀里糊涂结婚了。